云南普洱“双高”模式加快微型消防站建设

2016-03-24 11:32  来源:云南长安网

  云南省普洱市消防支队因地制宜,推行“高标准、高要求”模式,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全面提升社会面火灾抵御能力。

  一、顶层统筹,抓建设。坚持政府主导。提请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建设方案,在按要求建设的重点单位、社区以外,结合本地实际将城市大型综合体、省级以上文物古建筑、区域性火灾隐患场所、危化品生产企业等11类场所纳入了建设范围。并将建设任务纳入年度消防目标责任考评内容,划拨专项经费,实行序时进度督促控制,对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跟踪问效,市政法委书记王军、副市长梁正军等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微型消防站建设。专题部署推进。各级部队先后组织103个乡镇、44个社区、659个重点单位及其他单位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40余次,专题研讨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详细解读了关于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的文件及标准,并就建设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对标准制定、管理措施和器材配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夯实了建站基础。层层分解落实。支队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及完成时限推进表,将微型消防站建设推进到月、细化到周、责任到人,确保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有序展开;编印了各类场所《微型消防站建设指导手册》,为各地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依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重点单位微型站136个、社区微型站44个,配备人员1097人、车辆160辆、装备器材2300余件。

  二、规范管理,促精细。规范建设标准。出台《普洱市微型消防站建设实施细则》,明确重点单位、社区及城市大型综合体等11类场所站房选址、人员组成、器材配备、档案建设等标准,按照不少于6人的标准设置站长、副站长、消防员等岗位。每个微型站在站房外悬挂统一办公标牌,并根据需要配置不少于1台手抬机动泵、10具灭火器、10盘水带、2支水枪、1把消火栓扳手、2把火钩等灭火器材以及4套防护装备、1部值班电话。规范日常管理。成立区域联防办公室,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每年度至少召开1次成员单位大会,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改进意见,通报区域联防工作情况,共同研讨消防工作。并每年组织对各成员单位年度消防工作进行考评,表彰先进,落实奖惩;组建安全互查队伍,每月对互联互查单位至少全面检查1次,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规范调度指挥。建立灭火救援小组,依托公共网络建立区域通讯网络,将灭火救援小组联勤联动方式登记备案至各级119作战指挥中心,纳入统一调度和指挥,并明确调动任务、调动区域、调动方式、调动程序等具体调度细则,建成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力量调派格局。

  三、灵活运用,强效能。“一体化”运转。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打造集防火巡查、灭火救援、宣传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消防队伍,建立常态化消防巡查、入户防火检查、消防安全提醒、灭火救援等“防、消、宣”一体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微型站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微型站开展检查1100余次,发现整改火灾隐患700余处,开展消防宣传培训3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2万余份。“片区式”协作。支队无缝对接已建成的微型消防站,坚持“建、管、用”并重,立足联动、联训、联勤制度,采取就近原则,将已建成微型站的社区和单位编成区域互助单元,由派出所牵头建立区域灭火救援互助联勤联动机制,实现统一调度指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确保灭早、灭小、灭初期。“串联式”指导。支队建立支队指导列管单位及大队,大队指导列管单位及派出所,派出所指导一般单位及社区的工作模式,对微型站建设过程中人员配备、日常管理、装备器材保养、防火巡查、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帮扶。并将微型消防站建设作为各大队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先后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进行督导帮扶20余次,真正建立起分析、检查、督导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进度。(廖震)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