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已查处无合法齐全手续买卖、运输成品油案件18起,缴获成品油1752吨,查获油船14艘,油罐车28辆……这是近日浙江省温州边防支队公布的打私战报。受境内外价差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蚂蚁搬家”式的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走私活动,在温州沿海一线成了新的治安热点。温州边防支队多方位构筑陆海立体查控格局,部署打私统一行动,坚决遏制此类案件的高发势头。
捉蚁掘巢 端掉“油罐子”
1月11日15时许,警铃骤响,公边33145艇的马警官带领官兵冲向泊靠在港的摩托艇。“据线索显示,瑞安市飞云江江面有一艘行迹可疑的油船,我们现在要前往查缉。”马警官操纵舵盘盯紧前方。17时许,执勤官兵发现了正准备掉头逃窜的铁壳船,摩托艇咬住不放贴靠上去,官兵瞅准时机跳帮,控制了船方人员。经查,这是一艘正待过驳的走私船,此役共缴获成品油100吨。
据了解,2016年以来,温州边防支队适时发布海域走私贩私风险评估等级,组织船艇官兵会同海事、海关、渔政等部门不间断、分梯次巡逻待机,开展联合查缉,提高打私成功率。同时针对成品油上岸后就近隐蔽储存的特点,该支队组织对辖区沿海工地、沙石料场以及新搭建的棚屋等重点部位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挖掘并捣毁了一批露天油罐。
2015年5月24日,该支队成立专案组精心经营线索,在苍南县矾山镇加油站、赤溪镇圆屿村海边码头查获油罐车2辆、露天油罐1个,缴获成品油60余吨。
破网断链 夜捕“油蚂蚁”
相比海上成品油过驳,在码头、港岙口以及出海口进行的无合法、齐全手续成品油卸载和转运活动,隐蔽性更强,且更难打击。
温州边防支队侦查队的吴警官介绍:“我们走访了辖区的港口、码头、停泊点、锚地,滚动摸排掌握涉油单位,经营燃料油的单位等动态,对重点部位进行全时监控,定期研判分析,标示出走私贩私的动态预警图,在重点防控和查缉方面发力,打破和切断走私贩私的网络链条。”
2月19日深夜,瑞安市动态码头夜色如磬,潮水拍打着礁石。没过多久,海面上传来一阵马达声,一艘铁壳小船借助手电筒灯光缓缓驶抵码头。“行动!”瑞安边防大队执勤官兵灯光大开,登船控制船老大,缴获成品油约150吨。随后,另一组执勤官兵在瑞安市千吨码头又安排埋伏圈,抓获违法嫌疑人3人,缴获成品油约160吨。
据悉,该支队抓住供应和运输两个走私关键环节,实施岸边堵、陆上查,使走私贩私活动不能形成完整链条。3月16日深夜,在温州龙湾海域一处码头,一辆油罐车正向一艘船只输送油料,这一场景被正在巡查的边防民警发现。民警立即亮明身份,对可疑船只和油罐车进行检查。检查中,民警发现船上有多个充盈的油舱,油罐车内还留有大量成品油疑似物。经查,涉案船舶无合法运输柴油手续,船上疑似150余吨柴油液体经检测为不合格柴油。
“在上级提供的精确信息导侦下,油船一上岸、油车一上路就被查缉,执勤官兵可谓实现了‘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办案民警郑警官说。
科技助警 缉捕“油耗子”
2015年2月26日上午,在温州市苍南县炎亭流湾避风港码头,几名走私分子正悄悄地从油墩里抽取走私油,输送到另一辆厢式改装货柜车内。殊不知,他们的违法行为正通过渔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被输送至炎亭边防派出所的“三室合一”警务指挥中心。随后,该所官兵迅速到达现场,将该走私团伙一举抓获。
据了解,破案功臣是该支队启用的海防监控视频系统。这套系统拥有高清视频探头,可全方位监控边防辖区的港岙口等重点部位。正在鳌江边防派出所值班室内密切关注海上船只动态的民警高文跃说:“连接渔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后,我们拓展了海上信息收集渠道,有效提高了破案率。”
自2015年该支队在沿海地区开展“春雷”专项行动以来,海陆并举对各类成品油的买卖、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全面管控,严厉打击了无合法齐全手续买卖、运输、储存成品油违法犯罪活动,先后破获无合法齐全手续买卖成品油案件69起,查获非法成品油6300余吨,查扣油船32艘,油罐车129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