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访广西自治区高院院长黄克代表
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和措施解决上访、信访问题,广西成为连续6年涉诉上访进京人数最少的省区之一。广西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克。
“广西高院坚持把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出台了《关于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实施意见》、《实行诉访分离办法》,实行院庭领导轮流值班接访和新提拔干部到信访部门锻炼等制度,坚持远程视频接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判后回访等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新机制,妥善化解了一大批进京赴邕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案件。”黄克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广西高院的具体做法。
——全面实行诉访分离,进一步完善涉法涉诉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落实依法按程序办理制度,及时受理、审查、甄别涉诉信访事项,解决群众合法诉求。积极应对三大诉讼法修改所带来的压力,深挖潜力,整合力量,依法审查,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程序救济权利,全年受理刑事、民事、行政申诉、申请再审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6.5%。坚持依法纠错,依法启动再审程序较去年同期下降71.5%。
——深入开展判后答疑、约期(层级)接谈等工作。全区法院主办法官或合议庭对不服原裁判提出质疑的当事人判后答疑率达100%,院领导根据层级接谈制度接谈达1909件次。坚持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单位代表参加旁听突出信访听证,全区法院全年信访案件听证共812件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试行)》,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运行模式,推动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进程。
——全面推进信访接待场所升级改造,强化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在2014年改造的基础上,2015年法院进一步完善硬件,提升软件,自治区高院古城路申诉接待处硬件全面升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继续坚持排查苗头隐患工作常态化与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化解信访案件常态化,全年全区法院院领导包案化解信访案件656件。继续强化信访内外联动处置力度,在全区法院推行院庭领导信访轮值和新提拔干部信访岗位锻炼制度。继续依靠党委、政法委推动健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处置突出信访案件,狠抓信访源头治理工作,全面实行案访比、案信比考核制度。
——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借助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一体的综合性诉讼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网络信访和远程视频接访,构建“网、电、视、人、信”为一体的涉诉信访工作新格局。全年全区法院网上办理信访事项668件次,电话接访17989件次,视频接访253件次。
——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对已经穷尽法律救济程序、原判完全正确、帮扶工作到位的案件,及时启动终结程序,依法予以终结。
——准确把握民生案件特点规律,完善优先立案、调解、审理、执行“绿色通道”。依法公正审理农村土地、婚姻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污染、住房买卖等案件142229件,审结127491件,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集中开展涉民生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执结4128件,执行到位金额1.65亿元,得到人民群众好评。推行司法便民40条措施,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和便民利民诉讼网络建设,为群众诉讼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完善刑事被害人、涉诉信访人救助机制,出台《实施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办法(试行)》,全年共缓减免交诉讼费达6635.12万元。(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