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两会时评: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倒逼转型升级

2016-03-15 09:38  来源:新华网

  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这意味着,适用商品范围更广、更加严厉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将大大增加各类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这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016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投诉129万余件,同比增长超过11%。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降反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违法成本低、消费者维权难度大。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让侵权和欺诈者付出沉重代价,是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声。

  对消费者而言,法律法规是维护其正当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中,对存在“欺诈行为的”或“生产不合格的食品”等有两倍至十倍不等的赔偿规定。然而,这种惩罚在实践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权益受到侵害后,真正愿意站出来主张自己权利的消费者是少数,更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惩罚性赔偿制度”体现的是国家对侵权损害赔偿的司法干预,通过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实现一种实质正义。国外一些巨额侵权赔偿案例多属这种类型。例如,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在所产柴油乘用车内安装作弊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有可能面临美国相关部门最高达180亿美元的罚款。

  “法律以惩罚令人有所戒惧”。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让为恶、欺诈的企业感到实实在在的痛。只有当违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收益,违法预防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落地,并倒逼企业把心思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上,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法规和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人们期待,商品惩罚性赔偿制度能真正得到实施,对肆无忌惮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迎头痛击。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维权的法治环境,例如在消费侵权案中更多地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增强消费者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多措并举,激发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好市场环境,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甘泉 郑昕)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权威发布 更多
新闻广场 更多

新疆出台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广西高院出台方案力争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