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四位大法官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6-03-14 15:30  来源:法制日报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四位大法官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相比往年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用了更多的数据和案例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客观展示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及成效令人信服。”3月13日10时50分左右听完“两高”工作报告的代表委员走出人民大会堂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份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报告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为法院工作点赞。

  《法制日报》记者立即联系了江苏、山西、河南、海南四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请四位大法官解读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反腐败保持高压态势

  【报告摘要】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4万件4.9万人审结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审结蒋洁敏等15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经典回眸】2015年12月25日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一案公开开庭审理。万庆良当庭认罪悔罪痛哭流涕称对自己犯下严重的受贿罪行万分悔恨深感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家人。恳求法庭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延伸解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左世忠:反腐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持续深入反腐败势在必行、不能有丝毫松劲。

  面对山西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峻形势山西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加强职务犯罪审判工作。去年腐败案件大量进入审判程序后我们在严格依法从严惩处腐败犯罪的同时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和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制度审慎掌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反腐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我们还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总结了产生腐败的制度性缺陷、腐败犯罪的易发性部位、腐败犯罪的共有性规律、惩治腐败的实用性措施进而提出堵塞腐败渠道、健全反腐制度、查处贪腐案件、指导审判实务的多项司法建议和工作意见推进反腐败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报告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深入推进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人民法院65项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上海、广东、海南、青海等18个试点省区市已完成10094名法官入额工作提高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充实了一线审判力量。

  【经典回眸】2015年3月1日海南法院全面推行司法责任制这让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年轻法官王剑锋感觉肩上责任重了很多有时候他看几遍裁判文书还担心有错就用电脑软件转化成语音播放仔细地听确认准确无误后才签发。

  【延伸解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海南省是全国首批七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自2015年1月5日全面启动司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抓住法官员额制这个“牛鼻子”以落实“谁审理谁裁判谁裁判谁负责”司法责任为重点已经完成了四个方面44项改革任务。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海南法院院庭长回归审判执行一线办案法官责任心增强审判执行质量和效率提升;推行诉讼诚信制度防止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和滥用诉权行为禁止假证、伪证、匿证和利用媒体甚至诬告陷害干扰审判的不法行为等营造诚信诉讼氛围;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破解“立案验证”;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涉诉信访改革支持律师代理申诉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改革以来司法公信力提升了社会普遍认同队伍思想稳定初步达到了改革试点的预期目标。

  环境审判重生态修复

  【报告摘要】保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从严惩治污染环境犯罪审结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犯罪案件1.9万件同比上升18.8%;审结涉环保民事案件7.8万件着力服务保障绿色发展。

  【经典回眸】今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当庭裁定驳回江苏泰州环保“天价”案再审申请。之前江苏法院判决造成环境污染的6家企业赔偿1.6亿元。目前已有3家企业按照判决要求全部履行到位有5家公司进行了技术改造。

  【延伸解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新环境保护法出台实施后江苏法院严格执行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注重生态环境司法社会效果努力实现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佳平衡。

  我们在依法严惩环境资源犯罪、依法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与预防污染作为审判工作的落脚点积极探索“劳役代偿”“异地补植”等新型责任承担方式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效果。比如在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审理中依据损害担责原则判令被告承担相应的环境修复民事责任将环境损害和修复程度作为量刑参考因素促使被告人积极履行修复责任。

  省内一些法院还探索引入第三方修复机制由环保企业实施修复法院负责审核修复方案环保机关监督实施和验收起到了积极效果。

  被告人出庭不穿囚服

  【报告摘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66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7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依法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体现司法文明。依法纠正陈夏影绑架案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等一批重大冤错案件。

  【经典回眸】2015年5月28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担任审判长开庭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该案中被告人出庭不穿囚服、不剃光头、不戴戒具、不坐囚笼庭审现场改变“四方格”刑事审判法庭布局被告人席位于辩护人席的左下方位置。

  【延伸解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法院判决有罪之前被告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给被告人贴上“犯罪化标签”实质上已经把他作为有罪的人对待了而且给社会公众一种明显的暗示这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违背。被贴上“犯罪化标签”后被告人不再是平等的一方诉讼参与主体而是处于一种被压抑、受审讯的状态这不仅影响其辩护权的行使而且加重了控辩结构的失衡。

  “犯罪化标签”不仅是不尊重被告人人权的表现更是对被告人人格的侮辱和侵犯不符合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司法文明进步的要求不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法治形象。(记者 周斌)

责任编辑:陈叶军
相关报道
权威发布 更多
新闻广场 更多

新疆出台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广西高院出台方案力争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