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起草纪实
3月1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是首席大法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活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报告备受国内外瞩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报告的起草过程也成为许多人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精益求精——报告前后修改30稿
对人民法院而言,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年,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审判执行工作经受住了重大考验;这一年,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这一年,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阳光司法取得明显成效。
如何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谋划好新一年工作?对于最高人民法院来说,是一件大事。2015年10月,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领导及院长办公室同志为主体的工作报告起草组成立,正式开始报告起草工作。这差不多是每年的惯例,但起草组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受到高度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对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亲自主持报告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在起草筹备阶段,周强院长即对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总体框架、重点内容、写作文风等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报告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确立的新的发展理念和重大工作部署,把人民法院2015年完成了哪些工作讲清楚;要交实底、出实招,如实把人民法院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讲清楚;要回应社会关切,把人民法院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讲清楚。在征求意见阶段,周强院长对每一条反馈意见都高度重视,要求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在修改完善阶段,周强院长主持党组会专门研究讨论报告,并带领起草组反复研究、精益求精。春节期间,周强院长仍利用休息时间修改报告,节后上班第一天,即召集起草组研究修改报告,之后直到报告定稿,周强院长召集起草组研究报告数十次,提出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工作部署,从而确保了报告起草工作顺利开展。
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常务副院长十分重视报告起草工作。2016年1月24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沈德咏常务副院长要求各高院向人大报告工作之后,及时把各高院工作报告报送最高人民法院报告起草组,以便起草组及时了解各地情况。在报告修改完善阶段,沈德咏常务副院长利用一天时间,召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起草组一起逐字逐句讨论修改报告。
其他院领导也非常重视报告的起草工作,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一些院领导多次对报告提出修改意见,逐字修改,详细批注。
按照周强院长要求,为确保圆满完成报告起草任务,在筹备阶段,起草组制定了报告起草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账,严格按照方案有序开展工作。起草组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文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一系列会议精神和部署,着手起草工作。为确保报告总结工作全面详实,起草组前期广泛收集资料,梳理了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开展重要会议活动、制定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发布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情况,汇总了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提供的2015年工作总结材料。同时,起草组深入北京、陕西等多个省、区、市法院进行调研,了解各级法院的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报送的工作总结和信息简报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论证,科学谋篇布局,根据各方意见对报告反复推敲打磨,不断修改润色,经过30次修改,报告方才定稿。这30次修改是起草组呈报至院主要领导的次数,起草组内部反复打磨次数至少要多2倍。这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修改次数最多的一次。
几个月来,随着一次次讨论、一次次修改,工作报告逐渐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贯穿全文。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把方便带给群众、把困难留在法院”,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部分提出“让人民参与司法,让人民监督司法”,2016年工作安排部分要求“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这些表述突出体现了司法为民根本宗旨。
——充分体现“狠抓落实”的精神。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起草组始终将“狠抓落实”的精神贯穿报告起草全过程,报告最后一段明确提出“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狠抓落实”,要求全国法院切实抓好各项部署的落实。
——既客观总结成绩,又坦诚指出问题。关于人民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报告坚持“不回避、不遮掩”,如实归纳总结,提出的六个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也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体现人民法院的历史担当。在部署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时,报告写出“勇于担当,事不避难”。在部署执行工作时,周强院长主持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后决定“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彰显首席大法官的魄力、胆识和担当。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