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成都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维护稳定‘双重压力’异常巨大。”近日,四川成都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在此之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作出如上批示。记者从会上获悉,2016年成都市政法工作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风险防控确保五大重点领域安全
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忠林在会上指出,2016年成都市政法工作要紧扣防控风险,确保反恐防暴、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五大重点领域的安全。“完善反恐防范和指挥体系,健全公安与武警联勤机制,建强反恐应急突击队伍,及时更新升级反恐防暴装备设备,对公交、地铁、高铁、机场、车站和天府广场、党政机关、综合体等重点要害部位、重点区域,以及重要会议举办场所,坚持屯警街面、武装巡逻、动中备勤。”据悉,2016年,成都市将按照《反恐怖主义法》,持续加强反恐防暴力量建设,强化对涉恐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努力做到发现得了、研判得准、控制得住,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决不给暴恐分子可乘之机,决不让暴恐袭击在成都拉响炸响。
为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会议要求政法机关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资本市场管控,依法解决涉众型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问题。“在处置过程中,必须做到‘穷尽司法手段、穷尽群众工作、穷尽追赃挽损’,既依法查处违法犯罪活动,又切实维护公民、企业合法权益……”王忠林表示,要尽可能做好涉案资产保全工作,确保实现减少投资者损失、保护实体经济、有效追赃挽损的目标,同时还要加强警示教育,增强群众风险意识和识别、防范能力。
为切实维护公共安全,要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安全检查,针对人员密集的机场、车站、商业综合体、大型广场、旅游景区、老旧小区以及电梯、燃气、地铁、隧道、桥梁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点位,全面排查、科学分析,重点消除火灾等事故隐患。服务大局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为紧扣成都市委提出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局,此次会议提出了要主动做好预警预判工作、全力抓好群众信访工作、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高度谋划推进工作四大措施,保障成都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给生活工作在成都的一千多万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会议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相适应的户籍管理、人口管理、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等综合配套措施,切实方便广大群众。
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西部法律服务中心,重点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服务保障,提高统筹运用政法资源服务开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破解难题构建立体治安防控体系
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会上,成都市社会治安防控“五大工程”的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评价。2016年,成都市将以推广“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建设等为抓手,继续深入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五大工程”,织密织牢“五张网”,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会议对“五大工程”的深入实施提出了新的“指标”。
在实施系统防控工程方面,会议要求通过深化强警建队工程、强化信息化支撑、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推动“天网、地网、光网”一体化,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一起上,着力构建起“城区天罗地网、外围成圈护卫、全域整体封控”的治安防控格局。针对警力严重不足问题,要突出抓好辅警力量建设,推进派出所、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建强街道(乡镇)、村(社区)综治维稳中心;力争公共区域高清探头尽快达到5万个,推进政法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完善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热力图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动态控制能力;加强全市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卡口系统、治安卡点和警务工作站建设,构建起“天罗地网”“四道防线”“四门落锁”格局。
在实施综合整治工程方面,要紧盯群众关切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专项打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要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对三盗两抢一诈骗、黑恶势力、黄赌毒等犯罪活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不停地打;对通讯诈骗、网络违法犯罪,严密防范、精准打击。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要坚持“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对城郊接合部、城中村、车站、群租房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经常性开展流动人口集中清查、禁毒、防艾等重点整治。
在实施源头防范工程方面,要着眼“防范事发、止于未发”,力求将矛盾处置在事发之前、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形势研判,重大敏感节点“每日一研”“每日一报”、平时“每月集中研判一次”“每月向市委专题报告一次”;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做到“应评尽评”“真评实评”,绝不以牺牲稳定求得一时发展;完善矛盾隐患联动排查机制,定期对“五大建设”领域重大矛盾隐患,进行“梳篦式”排查;落实特殊人群的监测、救治、帮教、服务等措施,解决好居住、就业、法律援助等实际问题,防止个人极端事件发生,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减少治安隐患。
在实施依法治理工程方面,要强化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六难三案”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立查立改、务求实效。会议还要求要创新推动“法律七进”工作。
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方面,要坚持大整合、大联动、大统筹,不断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成华服务治理“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建立健全指挥大统一、资源大整合、维稳大巡防、矛盾大调解、民生大服务、执法大协同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形成“多网合一、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格局,推动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社会大和谐。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王忠林在会上强调,要提高成都市的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关键在于找准问题,尽快补齐基础工作、社会共治、责任落实三大短板,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王忠林表示,补齐基础工作短板,就是要针对社会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重应急处突、轻长远建设”“重管控、轻治理”的倾向,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树立“重在建设”理念,大力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消防等设施建设,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安保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共享联动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努力使基层更有活力、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基层队伍更有战斗力。
补齐社会共治短板,就是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好群防群治“人民战争”,补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短板。王忠林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善于运用新的载体和手段,把各行各业中从业人员组织起来,把大街小巷中各类群体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要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互联网+”等新业态中蕴含的资源力量利用起来,争取培育出一批成都自己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要加强与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的良性互动,既调动他们的资源力量服务社会,又引导他们强化行业自律,提高自治水平。
补齐责任落实短板,就是要督促各级各部门不折不扣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规定动作”,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杨金忠 曾昌文 周夕又 李家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