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采取“全链条式”模式培养年轻干部,促使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进步、担当重任,形成了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市司法局连续六年被评为市级部门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多次予以肯定性批示。
实行导师引路制,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按照“一专三会”(精通司法行政业务,会写作、会组织、会协调)的培养目标,每新进一名选调生或公招人员,局机关处室为他们选派所在处室作风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为导师,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培养。导师结合年轻干部的学历、性格和特长等因素,形成书面的近、中、长期培养计划,明确培养方向和措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机关工作,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要求。
实行综合培养制,促进年轻干部全面发展
按照理论学习、实践走访和开展调研的培训方式,在年轻干部中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篇工作信息、每月一次谈心、每季度一篇调研文章、每半年一次小结、每年一次座谈。要求年轻干部学习政策、基层走访和实地调研,大力提升年轻干部的法律、文秘等相关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司法行政年轻干部队伍法制化、专业化建设。要求所有年轻干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35岁以下干部已有17人通过了考试;组织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20名35岁以下干部取得了行政执法证。同时,为年轻干部购买文秘写作读本,举办写作知识、机关公文、英语口语、心理咨询师等培训,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实行项目管理制,促进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每年安排年轻干部到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等岗位轮换,到镇乡、村(社区)实地挂职,到市政务中心窗口、成都公证处和司法所进行实习,促进了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进步。同时,要求市司法局年轻干部独立或牵头负责工作,全面熟悉司法行政工作,掌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全国大局,能提出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推动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中,2014年7月分配到市司法局的清华大学选调生彭丽同志承担政务信息、综合文稿起草、法制、改革、调研等工作,独立编发《成都司法行政简报》100余期,起草了《迎接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张进局长在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等重要文稿20余篇,参与成都市委重大课题《成都建设西部法律服务中心分析报告》,工作成绩突出,荣获2015年度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分配到市司法局的北京大学选调生李力同志承担信息上报、综合文稿起草、法制等工作,起草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十三五”开局提供高效法律服务和保障——张进局长在2016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稿,得到局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认可。
实行定期评估制,促进年轻干部素质整体提升
坚持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分管局领导、组织人事干部每年要与年轻干部每年至少谈心谈话1次以上,在入职、试用期转正、半年及年终总结等关键节点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处(室)负责人每半年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情况进行1次分析,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和改进措施,有效推进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带动全局干部共同进步。 (谢咏 孙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