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贵州省铜仁市召开的全市公安局长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时期,是铜仁市各级公安工作发展成绩最好、建设最快、质量最优的五年。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四化同步、一业振兴”主战略和“两严两服务两提高”主线,以“争创平安建设先进市、公安工作跨入先进行列”为目标,大力加强平安铜仁、法治铜仁和过硬队伍建设,使得铜仁市连续荣获“贵州省平安建设先进市”,碧江、玉屏、德江等区县荣获“贵州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铜仁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呈现了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大局、公共安全形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执法服务管理改革、队伍素质形象六个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典型经验创建、维稳安保、防范打击、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改革、民心警务、队伍建设九个新突破,实现了整体工作提质增效、多项工作升档进位,警务模式转型升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基层基础由薄弱向强固转变,基建条件由破旧向一流转变,公安科技由落后向现代转变,警务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能力素质由偏低向过硬转变,具备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基础,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步入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的快车道,开启了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全面跨先的新起点、新征程。
回顾“十二五”,铜仁市公安民警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得到了铜仁市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高度认可。
为此,本报记者细细盘点铜仁市公安机关“十二五”期间,在贵州省公安厅和铜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顺应发展和改革之大势,厚积薄发,勤耕不辍取得的新突破。
突破一:典型经验在全省试点推广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工作获公安部、省、铜仁市、省公安厅领导肯定批示82件次,召开省级以上现场会6次,在省级以上会议作经验交流发言7次。
其中,全面推广警务督察大队长进党委班子沿河经验;政治教导员、财务管理、兼职督察员制度德江经验;“五在乡镇”印江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防邪反邪“四防三帮两扶一改好”石阡经验、“四帮一扶”思南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碧江区居住证管理制度、松桃县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在全省试点推广。
突破二:应急处突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显著增强。从部队特招24名特战队员,组建100人飞豹突击队、反恐突击队15支,铜仁市特巡警力达2468人。
五年来,铜仁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十一五”期间的62起下降至“十二五”期间的的17起,其中2015年铜仁市群体性事件零发生。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沿河“4·26”煤矿透水事故、“11·1”松桃孟溪地质灾害阻断渝怀铁路事故、思南“4·21”山体滑坡事故、石阡“8·10”安江高速坍塌抢险救援和雪凝灾害、抗旱救灾、洪涝抢险等一大批维稳安保救援任务;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维稳安保任务130余次;习近平、胡锦涛、贾庆林、回良玉等国家领导来铜视察调研等重要警卫任务20余次。
突破三: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五年来,铜仁市健全以“天网工程”为重点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投入资金4.2亿元,建成前端视频监控12350个,报警点1070个,卡口186套,覆盖重点道路、要害单位、重点部位。推行“五级处警模式”、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武装查缉机制,建立治安岗亭57个、巡区57个,构建了布警网格化、指挥扁平化、巡处一体化、查缉常态化、封控快速化的防控封控网。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两抢”案件的发生比“十一五”期间分别下降16.2%、11.13%;现行命案从2011年的73起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45起。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机关共破刑事案件25920起,查处治安案件54450起,打掉涉黑恶团伙117个976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6526人,比“十一五”期间分别上升69.98%、98.48%、46.25%、43.44%。
突破四:基础设施建设旧貌换新颜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各级公安机关基础设施翻天覆地换新颜,争取到中央投资基建项目32个、配套资金2.44亿元,贵州省、铜仁市配套资金4420万元、887万元,新建公安业务技术用房10个、派出所31个、监管场所13个,新增建筑面积达161819平方米。
铜仁市各级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竣工率全省第一,获中央投资下达项目全省第二。其中,碧江、万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和煎茶、双江、伍德、许家坝派出所等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五十百千”示范单位。
此外,在经费、装备保障上逐年增加,铜仁市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达到标准。
突破五:信息化建设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变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公安机关建成铜仁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天网系统与交通、消防、城管等部门有效接入,成功搭建智能调度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动态监控安全“三朵云”。
自主建成铜仁公安信息资源查询系统、公文收发系统、短信平台。大量收集外部基础信息,采集整合内部系统数据,初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其中,玉屏县公安局研制出了法医学工具箱手机APP软件。
铜仁公安信息化建设正由网络化、数字化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变,指挥调度、警务督察、侦查破案、治安防控、服务民生等应用数据服务实战作用日益凸显。
突破六: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新(改)建执法办案场所“一区四室”170个、办案中心11个。获初级执法资格民警2557人、中级835人、高级14人。
这期间,铜仁市公安机关创建全省执法示范单位21个、标兵25名。其中十起案件成为公安部、省精品案例。
2012年、2014年碧江区北门派出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碧江、思南、德江、松桃、沿河县公安局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突破七:公安改革不断深化
铜仁市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荣获全市改革创新三等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教育、卫生、农委等6部门同步出台配套政策,铜仁市城镇化率达44%。其中,江口县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得到省户改调研组肯定。
铜仁市创新“互联网+”推动警务转型升级,入选全市改革创新案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清理权力责任清单791项,下放8项。创新辅警人员管理,提请市政府研究制定《铜仁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
突破八:公安工作更加顺民意、惠民生、固民心
五年来,铜仁市公安机关坚持民意引领警务,让警务保障民生,出台实施《保障和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创新推进千警进千户、惠民保平安、四帮四促、民警进驻干群连心室等“民心警务模式”,建立社区警务室43个、农村警务室110个,民警进驻“干群连心室”、“一村四员一警一助理”全覆盖。
铜仁市公安政务网、微信微博打造网上服务新平台,推行网上民心警务,“淘帮办”、“网上车管所”、“微信车管所”、出入境自助发证机、签注机方便群众提升了效率,公安工作更加顺民意、惠民生、固民心。
突破九:公安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辈出
铜仁市公安局新“三定方案”推动实战转型升级。铜仁市实有警力3210人,警力人口比为万分之7.54,比“十一五”期间上升0.33个万分点。
五年间,铜仁市公安机关提拔正县级领导5名、副县级37名、科级696名,7名公安局长、92名派出所长进同级党政领导班子;培育和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实干争先”新时期铜仁公安精神;深入开展队伍建设“654”工程,涌现了全国优秀公安局碧江公安分局,全省优秀公安局思南县公安局,全省“学雷锋示范点”松桃县公安局,全国优秀基层单位铜仁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国第八届“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龙靖,全省最美政法干警、贵州省第四届道德模范程祖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宗麟,贵州省第三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贺兵,全省先进工作者曾庆洲,最美辅警冯兵、肖祥,最美警嫂田仁碧等一大批先进典型;203个集体1748名个人立功受奖,2名民警因公牺牲,1名协警因工去逝,300余名民警光荣负伤和病倒累倒在工作岗位。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