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七星关公安分局打造扁平化指挥体系新格局

2016-03-08 17:03  来源:法制生活报

  2015年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在全省警务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争取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接处警模式、天网工程、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推出“做强一个指挥中心,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绘制一张网格地图,实现接警处警专业化;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实现巡处防控一体化”的“三一三化”工作模式。

  截至2015年8月,七星关城区刑事发案率下降8.7%;“两抢”案件和2014年同期的51起相比下降了31起,下降比例为60.79%,99%的警情能在3分钟之内到达指定地点,未发生因处置不当、贻误战机或服务质量问题而被群众投诉的现象,实现“零投诉”,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做强一个指挥中心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

  “指挥是公安机关勤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公安决策的过程体现。指挥的好与坏,快与慢不仅是快速反应能力的体现,更会对公安勤务活动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公安机关实行扁平化指挥体系是大势所需,势在必行。”提及扁平化指挥体系,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尹平说。

  据尹平介绍,扁平化指挥体系是由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调度一线警力的“点对点”式的指挥结构。以七星关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为主,以大队、科室、派出所指挥调度为辅,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位和勤务岗位,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最终达到提高指挥质效,曾强整体防控能的目的。

  2015年8月份以来,七星关公安分局全面建成扁平化指挥体系,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系统优化、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工作中,2012年7月起,七星关公安分局天网工程一期总投资为1.3亿元,建设摄像头1700余个、报警点120余个、监控中心9个,201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七星关公安分局又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启动天网工程二期建设,在主城区背街背巷、小区进出口、城市制高点等地安装技术参数更高更精确的摄像头1235个,并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目前,七星关公安分局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共建成摄像头3055个,报警点120余个、监控中心9个。

  同时,七星关公安分局优化软件系统平台。2015年,共投入80余万元更新完善公安网格管理系统及天网警用电子地图和三台合一系统,投入70余万元完善北斗定位系统及350M无线集群通信(对讲机)系统,新购置150余台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分别安装在特巡警巡逻机动车、摩托车及交警巡逻车上。

  为了强化指挥调度职能,七星关公安分局明确指挥中心与各业务部门的指挥职责。在指挥中心现有对重大案(事)件先期指挥权的基层上,再赋予其“依据警情变化、治安情况走势调整部署和警力投放的调配权;介主要勤务活动的协调权,统筹整理汇总治安信息的管理权;对各单位防控警力部署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权”四项权限。

  为保证以上四种职能的有效行使,七星关公安分局在指挥中心选好配强领导力量,充实业务骨干,调入3名年轻民警和4名事业编制人员充实到指挥中心,将接警员从8个增加到16个。目前,指挥中心共有民警8名、事业编制人员5名,接警员16名。同时,还建立健全指挥负责制,勤务报备制,接报警回访检查等规章制度,完善《扁平化指挥工作流程》《接警处警工作制度》《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城区巡逻的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方案,规范和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中各岗位各警种的职责规范,确保指挥体系高速运转。

  绘制一张网格地图实现接警处警专业化

  “扁平化指挥体系以减少层级为关键,由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实战岗位,既减少中间环节又避免多头指挥。该体系不仅使指挥中心的综合指挥调度功能得到强化,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各业务部门、大队、科室、派出所的职责权限。同时,该体系以快速反应为目标,快速反应能力的高低直接的反映出公安机关勤务指挥能力的高低。这离不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只有灵活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指挥调度的灵敏高效。”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主任刘殷说。

  为让接处警更加迅速准确,七星关公安分局必须结合城区实际,科学划分巡防区域和巡防路段,设置一批必巡线和必到点,确保巡防网络全面覆盖,不留空隙,确保处警指令能够快速准确得到执行。

  工作中,七星关公安分局明细划分处警巡防网格地图。以辖区麻园大道、天河路、威宁路、洪山路等城区主干道为线条,以政府、客车站、公园广场等为复杂重点区域,以东站、洪南、西站、天河、公园五个网格工作室为中心点、划分5个大网格,5个大网格内又各划分3个小网格。在各个小网格内也建立网格工作室,构成5个大网格、15个小网格组成的扁平化指挥体系网格新版图。

  同时,七星关公安分局充实网格巡处防控力量,将特巡警大队以5个及15个巡逻小网格为区域划分,共配置警力300余名人,每个大网格配备警力60余名,中队长1名,民警3名,协勤50余名,配备1辆接处警车,6辆警用摩托车,9部对讲机等单警装备,确保一旦警情发生,能第一时间处理指令,最大限度缩短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2015年6月,七星关公安分局强化装备建设力度,斥资80余万元配备5辆接处警专用警车,投入资金150余万元配备6辆越野型巡逻车。今年初,该局又投入130余万元购入5辆搭载图传系统的巡逻处突车,投入140余万元购入100辆警用摩托车,其中50辆投入到特巡警巡逻处警工作,其余50辆投入城区派出所各警务区开展巡防工作,真正实现接警处警专业化。

  “通过接处警队伍的改革和不断实践,接处警队体现反应更迅速、更专业、处置效率更高等特点。扁平化指挥体系建成以来,99%的警情能在3分钟之内到达指定地点,警情回访群众的满意度从96%提升到98%;未发生因处置不当、贻误战机或服务质量问题而被群众投诉的现象,真正实现‘零投诉’。”尹平表示。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实现巡处防控一体化

  七星关公安分局制定一套工作机制,将特巡警巡处中队和交警中队的机动车巡、摩托车巡以及派出所联防步巡等巡逻力量有机结合,实行“屯警街面,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巡处合一”的工作模式,实现巡处防控一体化。

  七星关公安分局党委明确规定,实行领导坐班制,值班领导在值班时间每天不少于两小时到指挥中心坐班,亲自调度街面巡逻警力。

  七星关公安分局建立监巡联合机制。该局情报中心明确视频监控值守人员工作职责,在全天候不间断巡查监控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防范控制的同时,将视频监控与电子地图等有机结合,做到实时无缝对接,监控室与街面互动,民警与辅助力量互动的快速反应工作格局。

  七星关公安分局研判会商机制。该局指挥中心严格执行每日巡防力量点名报备制度,由信通大队负责每天进行点名,确保警力实时在岗在位,保持通讯畅通;每周召开指挥调度会,对上周发案情况和每日警情分析研判,并于每月召开巡防工作会,根据发案区域、发案特点,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巡防方案多警协作机制。

  七星关公安分局还整合协调情报中心和刑侦、交警、治安等办案部门,建立监侦合作机制,利用视频等系统围绕重点人、车、物、地等重点实时实时预警分析研判,有力打击违法犯罪。

  据统计,2015年8月以来,通过扁平化工作体系,七星关公安分局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破案260余起。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