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安边防部队加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2016-03-06 17:06  来源:南方法治报

  近年来,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始终将保护辖区湿地、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和加强相关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全省各地边防辖区不同特点,适时部署开展专项环保活动和打击违法犯罪行动。“保护辖区生态环境,打击破坏自然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是每名边防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副总队长孙胜说。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深圳、珠海、中山、湛江,感受边防官兵为保护辖区生态环境所作出的奉献。

  深圳

  红树林里的“爱林护鸟队”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香港隔海相望,占地面积300公顷,是全国唯一地处城市中心腹地、也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海漆、木榄、秋茄等珍稀树种,有白琴鹭、黑嘴鸥、丹顶鹤等200多种珍稀鸟类。驻守在这里的广东公安边防六支队专门成立“爱林护鸟队”,除了正常的执勤站哨任务外,保护红树林和珍稀鸟类成了边防官兵的又一主业。20多年来,“爱林护鸟队”与红树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经,红树林因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植被大面积退化,生物资源持续减少,加上财迷心窍的不法分子时常来此偷猎,致使越冬候鸟一年比一年少。为拯救红树林,“爱林护鸟队”把种植红树作为首要工作提上了议程。在专家的指导下,边防官兵利用节假日种植红树20000多株,成活率极高。20多年过去了,边防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但种下的红树已经浓荫铺地,一片生机盎然。2015年9月13日,“爱林护鸟队”又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种植了3000多株新红树苗。满身污泥的边防官兵说:“因台风暴雨影响,红树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得抓紧时间疗伤。”

  边防官兵还义务当起环保宣传员,放弃休息时间走访红树林附近的工业与企事业单位,向市民宣传“爱林护鸟”知识,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红树林。很多市民自发加入到“拯救红树林”的队伍中,一起同边防官兵清除红树林的枯枝烂叶,一起收集红树林滩涂的废弃垃圾,一起种植红树苗。同时,官兵还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候鸟违法行为,仅2015年以来,就抓获非法捕猎候鸟者10人次,成功救助候鸟200只。

  珠海

  南海“猴岛”的守边人

  屹立在祖国南海前哨的万山群岛上,有一个被称为“猴岛”的岛屿——担杆岛,因形似“扁担”而得名,全岛呈东西走向,岛长约12000米,最宽处仅1500米,面积约13.2平方公里。岛上山石险峻,几无平地,是猕猴的乐园,生活着13群1000余只野生猕猴。据统计,岛上共有野生动植物5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9种。

  1989年,广东省政府在这里批准成立“担杆岛猕猴保护区”,这也是广东省成立的第一个省级猕猴保护区,担杆岛自此被世人知晓,亦被美称为“猴岛”。

  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早期的担杆岛由于缺乏治安管控,猕猴一度成了不法分子偷猎的目标之一,一只猕猴黑市上可卖到近10万元,使得猕猴总数呈现锐减之势。驻守在这里的珠海公安边防支队东澳边防工作站边防官兵除了每天的日常海上巡逻外,也把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当作己任,他们每周都要翻山越岭巡山数次。

  在东澳边防工作站成立之初,这里的猕猴仅有300余只,慢慢地,岛上的治安环境好了,如今,猕猴总数已经达到1300余只,俨然成了个“猕猴王国”。

  猕猴种群虽大,但它们每年也有难熬的时候,作为它们的“亲人”,边防官兵早已把那些日子牢记在心。每年的8月,是猕猴的生育高峰期,上百只小猕猴将在这个时候出生。为了让母猴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小猕猴,边防官兵不仅会加强巡逻守候,帮助猴群驱赶蟒蛇等天敌,还会特地把水果、花生、玉米等催奶食物送去给母猴。

  担杆岛上的罗汉松属于第三纪遗留植物,在园林和盆景市场极为走俏。动辄数万元的高昂“身价”给罗汉松招来了无穷的灾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法分子的疯狂盗伐竟使它濒临灭绝。

  驻岛边防官兵打响了一场“罗汉松保卫战”,两年多来先后破获盗挖罗汉松案件8起,抢救罗汉松430棵。

  10年来,这个工作站共破获走私案件108起,案值约2400万元,查获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罗汉松、珍稀植物黄杨木约1800株,打掉海上“渔霸”团伙5个,处理违反沿海边防治安管理规定船舶655艘,处理岛上治安纠纷101起,跨海救助遇险群众153名。

  中山

  珠江口岸的“护鸟神兵”

  广东珠江三角洲是世界候鸟的中转站。每逢秋冬季节,既有北方候鸟来越冬,又有本地鸟类向南(东南亚)迁移;到了春夏季节,则有来自东南亚的夏候鸟,而来此地越冬的鸟又开始向北迁移。在珠江口西岸的滩涂、围垦、红树林保护区,数以万计的候鸟都前来迁徙停歇,如黑水鸡、白胸苦恶鸟、白鹭等20余种超10万余只。

  驻守在这里的中山边防官兵主动承担爱鸟护鸟的使命,日夜穿梭在候鸟栖息地,让这道迁徙途中的生命线远离杀戮,充满生机。渐渐地,当地老百姓给中山边防官兵爱鸟护鸟的善举起了个响当当的美誉——“护鸟神兵”,并广为流传。2015年以来,护鸟神兵们依托“警民义务护鸟队”、“红树林110”以及联勤联防工作等平台,给迁徙候鸟们打造了一片栖息的乐土,候鸟数量大幅增加。

  2015年1月,中山公安边防支队

  挂牌成立了“红树林110”,由边防官兵和驻地渔船民负责红树林保护区治安巡逻,打击破坏红树林生态环境、狩猎候鸟等违法行为,确保迁徙候鸟栖息地生态稳定,吸引更多候鸟前来栖息。

  自“红树林110”成立以来,该支队多次开展打击非法猎捕沿海滩涂和红树林候鸟专项行动,共收缴、拆除、烧毁捕鸟网具260余张。

  为加强对沿海滩涂、红树林等重点区域非法猎捕候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综合治理,中山公安边防支队与中山市森林公安分局等驻地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防协作机制,坚持“打、防、控、管、建”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日常定期巡护检查与重点打击、执法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横门水道、磨刀门水道等珠江口水域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滩涂等候鸟栖息地的生态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红树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盗猎捕杀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拆除各种网具,将解救回来的候鸟治愈放归大自然。

  据统计,2015年以来,该支队共成功解救69只受困候鸟,并顺利放归自然。

  湛江

  “南极村”里的“守礁人”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静静地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角,而在角尾海域,分布着我国大陆架最大、最完整、最美丽的礁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4378.5公顷、绵延海岸线35公里,珊瑚种类80多种,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地和难得的旅游资源,被誉为“广东最美的海岸”,同时享有“粤北丹霞山,粤西珊瑚礁”的美誉。

  珊瑚礁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为了保护珍贵的资源,1999年徐闻县就设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到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立后,湛江公安边防支队角尾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17年来,他们默默守护着这片珊瑚礁,只为让更多的人看到她们的美丽。如今,徐闻县拟将角尾乡建成中国大陆的“南极村”,让官兵高兴坏了,“就好像私藏许久的珍宝,有机会让更多人来见识它的风采”。

  保护区成立后,村民们听说珊瑚值钱可以卖,反而更多地潜入保护区盗采珊瑚礁。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角尾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不断地发传单,还邀请海洋大学的大学生进乡开展环境保护和法律知识宣传;并且联合珊瑚管理局、角尾渔政中队组建了联合巡逻队,每天都进行海上巡查和海边巡逻,将发现的盗采珊瑚礁的渔民交给珊瑚管理局严肃处理,渐渐地,盗采珊瑚礁的人才少了起来。

  为了保护海洋,当地边防官兵开展环境知识保护宣传,帮助村里建设固定的垃圾场,禁止村民将垃圾倒到海洋中,还将村里精神矍铄的老人组织起来,定期到海边捡塑料瓶等垃圾卖废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尽力为珊瑚礁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