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工作是否得到认可?党委决策是否科学?党内民主是否落实?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党委从发挥代表作用、拓展党内民主、民意主导决策等方面入手,常给党内民主“过过秤”,对试行党代表常任制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群众性,迈开了深化党内民主新的重要一步。
秤杆:党代表
敢于发声才能“秤平斗满”
强军路上,一名党代表的能量有多大?
受地理环境影响,泉州市边防支队部分边防派出所辖区饮用水常年水质欠佳,严重影响了官兵的身体健康,成了官兵们的心病。支队党代表常任制实行后,党代表贾良俊坐不住了,他与十几位党代表一起商量,提交了“为基层单位安装净水器项目”的提案。他希望发挥党代表参政议政作用,改善官兵生活工作环境。几个月后,提案经过论证,被支队党委采纳。支队专门拨款20多万元,为18个基层单位配发了净水器。
“以前,我认为党代表就是个‘一次性代表’——开会举举手、画画圈,散会就靠边。”2015年1月当选为支队党代表的贾良俊如是说。他坦承,党代表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好当。
2015年初,该支队首先从开好党代会年会开始,让党代表一连体验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赋予党代表届中审议权和参与权;第一次组织党代表在听取审议党委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围绕支队工作提出议案;第一次将干部使用、经费管理监督权落实到党代表,并组织进行满意度测评。
从实地考察、论证调研到方案审定,每次遇到党委的重大决策、关乎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贾良俊都进行了监督和评议,忙得不可开交。履职至今,他感觉责任挺重,压力挺大。
“我是被选举为党代表的。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提了什么意见建议,这些都要反馈给党员和官兵们。”党代表们定期将自己的工作在支队党代表网上工作室向官兵公布,接受监督。此外,该支队还分别建立了代表层级联系、代表提案提议、代表询问答复、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党内情况通报、代表评议班子等制度,极大促进落实了党代表的表达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随着支队党代表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官兵们都知道党代表有参政议政、民意采集、群众纽带、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五大作用……
信任如同一股热流,也激励着党代表积极主动发挥作用,进一步畅通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沟通渠道。2015年,该支队先后有45名党代表列席了4次党委全委会;党代表2次集中开展调研,共收集到官兵意见建议156条,其中105条被吸收采纳;党代表提出的35件提案全部得到及时回复和办理。
秤砣:支队党委
统筹谋划才能“乘风破浪”
凡是党委重大决策,都坚持实地调研——加强项目论证,反复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上下智慧,学习、借鉴警内外好的经验做法——提升站位高度,修改完善预案——明晰工作线条,上会研究决定——最终形成正式文件下发执行……近期,该支队党委推行“会外功夫”的“大动作” ——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令很多人大吃一惊。
根据规定,支队党委针对会前准备、会后督促两个环节,实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几上几下”反复酝酿,将功夫下在会外:会前,支队专门部署开展调研活动,形成初步预案下发基层征求意见,再上会研究;会后,将修改完善的预案再次下发征求意见,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最终形成正式文件。
“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决策容易失误。实践总是变化发展的,决策也需要不断调整完善。通过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基层官兵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强了,敢于说真话吐真言,如实反映情况;各级党委成员主动沉到基层一线调研,采纳真知灼见,也不断提高了支队党委重大决策的含金量和精准度。”支队党委书记杜强介绍道。
然而,这对已习惯原有党代会运行机制的人来说,难免心存疑虑:“党代表的提案都是内定的,征求基层意见不过走个形式……”“瞧着吧,都是表面文章……”
2015年初,支队第四次党代表大会期间,支队党委专门成立执法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历经2次驻点帮扶、3次现场办公、2次征求基层意见、3次上会研究,最终形成正式方案,创新推出“4+2”执法模式并在全省边防部队推广。
2015年3月,根据“三级指挥中心建设”提案,支队组织工作组先后4次赴警内外实地调研,3次修改完善方案,批准投入710万元用于各级指挥中心改造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级指挥中心(勤务指挥室)13个,在建9个,支队勤务指挥能力、实战水平大大提升。
2015年4月,“关于深化‘美丽警营’建设”提案提出后,支队先后4次征求各级意见建议,5次修改方案,7次蹲点指导帮扶,最终批准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美丽警营”二期建设,目前已全面落实。其中,东岭、莲城边防派出所分别获评省公安厅派出所文化环境评比一等奖、优秀奖。
值得一提的是,支队推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以来,党委决策更接地气,更科学化、民主化,先后圆满完成了部局党代会常任制等9个试点任务、10个重点攻坚项目,成功塑造了9个大队品牌、26个所队亮点……
秤盘:党员官兵
集体点赞才能“称心如意”
一切为了官兵,为了一切官兵。年终岁首,支队党委深入基层对全体官兵进行工作满意度回访,结果显示:2015年初对基层承诺的10件实事全部完成;25份议案推动了10余项工作,官兵对党代表给予了充分认可,对支队党委给予了高度评价。褒奖的背后,是他们落实和完善党代表任期制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举措一:纳入议程,党委决策更科学。2015年初,该支队将为基层办实事项目纳入了党委和主官工程,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随后,支队党委又先后在党代会年会、每季度全委会等重大会议上部署办实事工作,明确目标要求,规定完成时限,确保了办实事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举措二:落实职权,党委决策更民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该支队坚持整合帮建力量,加强分类指导。他们实行重点攻坚项目由责任(挂钩)常委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各科室、各大队具体负责的三级责任机制;对主办科室完成时限均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了各级沿着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稳步推进。
举措三:加强督办,党委决策更接地气。2015年上半年,该支队又连续出台办实事月报告、季抽查、半年检机制,将为基层办实事作为支队常委工作绩效、大队级党委班子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实时通报进度、视频调度、“点对点”推进等形式,核查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指导。此外,该支队还在局域网开设为基层办实事专栏,实时公示实事内容、办理进度,广泛接受基层和官兵的监督。
经过1年多的实践,党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党委决策的视野和层次不断拓宽。该支队党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带来了诸多喜人收获。支队先后获评公安边防部队安全工作标兵单位、岗位技能练兵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以及总队正规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先进支队级单位,先后有45个集体、296名个人受到各级表彰与奖励。(林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