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鹿城因我更美丽”
三亚交警探索“六定”机制破解交通痼疾
作为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鹿城”三亚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带来了大量车流及交通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痼疾愈加凸显。
“对此,新一届三亚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对改善三亚城市交通高度重视。”2月18日,三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陈鲁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亚交警认真贯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琦提出的“抓班子、带队伍”部署,主动融入“让路于民”发展大局,综合施策,从机制上进行创新,出台路面勤务“六定”机制,紧紧围绕“理念、标准、榜样、营造”八字诀,助力城市交通治理的根本转变。
春节守护鹿城平安畅通
“今天市区的车不是太多,还比较顺畅,你那边怎么样?”
“今天到南山景区车还是比较多,可能要很晚才能回家。”
从大年初一至今,付小华和陈媛每天都要重复这段对话。2016年春节,三亚交警为应对春节长假的大考,组建了21名警员组成的春节文明交通服务队,付小华和陈媛夫妻俩被双双选中,负责新风桥两头的交通疏导。
“春节期间,三亚车流量陡增,给交警部门带来了巨大压力。”陈鲁南告诉记者。对此,三亚交警将全市分为15个区域、190多个执勤路段,制定3个应急预案,900名警员像这对“桥头夫妻交警”一样,在街头巷尾守护鹿城平安畅通。
记者了解到,大年初二一大早,三亚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晓昆还专程赶到南山景区路口,以一名普通交警的身份,与广大基层交警一同站岗执勤一天。
多措并举实现让路于民
“每年春节期间,对三亚来说,都像是参加一次大考,而三亚市交警支队的警员们就是这些考生。”陈鲁南说,往年春节,不少游客都为拥堵而闹心,而2016年出入三亚的车流量创历史最高峰,车辆同比增加了近10%,重大安保任务比2015年大幅增加,市区车辆通行基本顺畅,旅游风景区交通堵塞问题也比以往大为缓解。2016年春节黄金周,三亚交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鲁南称,三亚城市交通之前屡遭游客、网友吐槽,除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淡薄之外,路面交通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不积极,也是交通乱象难以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根治这一顽疾,在发挥现有警力、装备基础上,三亚交警出台了“六定”工作机制,通过强化路面勤务等,使交通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提升。
所谓“六定”,即“定岗、定人、定时、定责、定罚、定奖”,也可以解读为四定职责两定奖惩,定岗定人定时定责,是细化交警工作内容且明确分工;定奖定罚针对交警的工作考核,进行奖赏惩罚,以奖罚倒逼责任落实。领导干部、民警、工勤、文职协警等相关人员违反“六定”将受到相应处分直至免职。
同时,三亚交警多措并举“让路于民”,探索城市交通治理管理新路径。首先,合理分配非机动车路权,实施交通组织优化,推动交通路网建设。其次,推出进城大型工程车、货车和农用车分时入市、提升早晚交通高峰期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等举措,规范重点车辆管理。最后,严查三轮车非法上路行驶,强力清理车辆乱停乱放,严治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道路通行管控,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难题。
内外兼修打造出彩队伍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交通,三亚因我更美丽”走进三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大楼,一幅幅鲜明的警营文化条幅映入眼帘。
“警营聚警心,文化育警魂。”陈鲁南表示,近两年来,三亚交警着力念好“理念、标准、榜样、营造”八字诀,通过警营文化建设,“理念+标准+榜样+营造”“认知+机制+自觉”的职业认同、职业文化深入警心,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精品队伍。
新的时期,一支合格执法队伍首先要以先进文化为基础。三亚交警采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理念引导方法,通过每周例会、建立文化长廊等,集中开展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队伍思想认识能力,致力于做到学习能真懂,执法动真情,作风真转变。
陈鲁南说,三亚交警以勤务“六定”机制为核心,以“服装整齐、精神饱满、站岗到位、工作高效”十六字标准规范细节养成,通过实行领导带头学习、带头站岗、轮流带班等制度,推动形成层层示范,上下联动的生动局面。通过量化考核、督查奖罚等,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
与此同时,三亚交警还建立典型选树负责机制、即时表彰制度等,积极探索榜样培树新路子,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辐射“磁效应”,而且,先后建立了每周交通警情研判、每日领导带班点名等制度,不断汇总队伍建设信息,大力建设警营文化园地,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邢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