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六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陕西省铜川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123456”的工作总布局,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一)“六五”普法圆满收官。以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人员的法律素质为重点,深化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国家行政学院专程来铜开展专题调研。以诚信守法经营、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化依法治企活动,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党委书记田占强荣膺“陕西省十大普法模范”。以校园法治宣传“八个一”为重点,开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以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为重点,深化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举办各类形式法律培训班60余场,培训人员8000余人;组织大型法制宣传活动36场,法制报告会150多场次;开展“文艺宣传基层行”宣传13场;接待法律咨询1600人次;发放法律服务手册、普法学习资料6万余份。在全市掀起掌上普法千重浪,发送普法短信100余万条。
(二)法律服务优质高效。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律师为农民工维权机制,成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有效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1608件,担任法律顾问178家。狠抓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抓好公证案卷质量评查,办理公证案件1480件。在全市实现了法律援助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四级网络全覆盖;建立了地市间法律援助协作机制,打造市级法律援助示范站点30个;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7件,接听群众咨询7564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46万元;铜川市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在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做了交流发言。大力拓展司法鉴定业务空间,积极指导成立机动车辆物证司法鉴定机构,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案件184件,咨询175人次,办理鉴定援助案件30件,回访案件98件,举办司法鉴定公益宣传活动14场。
(三)基层基础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千所万人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谐”活动,以耀州区为试点的人民调解“双建”工作初见成效。在全省首家运用调保结合模式设立“铜川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化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受理9起医疗纠纷,成功化解4起。结合乡镇综合改革,积极促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培训,全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11件,调处成功881件,成功率达97%;制止群体性上访44件433人。
(四)社区矫正趋于规范。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安置帮教工作,指导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正确使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手册》,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60人,解除461人,在册人员399人。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司法局新航驿站初步建成;区县社区矫正中心和新航中途之家已全覆盖,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95人,全部签订了帮教协议,落实了帮教措施。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健全了社区矫正督导检查等制度,为推进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五)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以促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公益化、便民化为目标,以服务民生、保障权益为根本,统筹整合法律服务资源,重点做好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和《铜川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641个。制定了《铜川市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公开选任人民监督员18名,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六)团队精神成功塑造。以塑造“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尚学弘法、严谨规范、优质高效”的铜川司法行政团队精神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法律服务标兵活动。先后涌现出被司法部命名表彰的全国先进司法所哭泉司法所和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毛中华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以 “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新年伊始,扬帆启航。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围绕一个中心,履行三项职能,推进六大行动,深化法治建设,服务经济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把铜川建设成为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王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