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代院长调研立案和诉讼服务工作

2016-01-21 10:23  来源:北京法院网

  1月18日下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杨万明来到北京高院的立案大厅,视察了诉讼服务中心和立案大厅,查看12368人工语音诉讼服务平台,认真听取立案和诉讼服务工作汇报。

  在北京高院的诉讼服务大厅,当事人谢先生正在使用一个类似“ATM机”的自助终端,这是北京法院为当事人提供查询案件信息、实现诉讼材料递交、给法官留言等多项诉讼服务的诉讼服务自助终端机。目前,已在全市23家法院和63个人民法庭部署了100台自助终端机,方便当事人与法官互动式沟通,实现了少跑路、少花钱、多办事,特别是减轻了远郊区县当事人往返法院的诉累。

  北京法院诉讼服务自助平台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的建设“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慧法院”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有针对性、更加人性化的司法服务。

  北京高院立案庭副庭长杨艳介绍,自2015年5月1日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北京市三级法院一审登记立案330421件,较2015年同期增长31.9%,当场立案率达96.5%,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年收案60余万件,同比增加29.35%。

  杨院长首先对北京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6.5%的工作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立案作为审判的第一道关口,是诉讼程序启动的第一个环节,诉讼服务是方便群众诉讼、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窗口,立案、诉讼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当事人诉权能否及时、高效、便捷地行使。杨院长强调,北京法院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立案繁简分流机制和诉调对接、诉非衔接工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要进一步提高对立案、诉讼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作为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随后,杨院长来到了12368人工语音诉讼服务平台。据介绍,一位香港居民任先生专门向12368平台工作人员赠送一面锦旗,上面写“为民解难,法律精英”,任先生送来锦旗时说:“作为一名香港居民,感受到祖国大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内心非常感激。”北京高院诉讼服务办公室主任程霞介绍,12368平台作为最广泛、最便捷、最实用的诉讼服务渠道,切实保障了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发挥了纽带作用,获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

  在12368人工语音诉讼服务平台现场,专职咨询法官和坐席员正在为来电当事人提供诉讼咨询、联系法官、案件查询、投诉举报、意见建议收集等服务。杨院长亲切地询问一位坐席员:“今天下午接到了几位当事人的电话?问题解决了吗?当事人满不满意?”“两位,当事人都很满意。”

  杨院长表示北京高院不仅要注重提升“面对面”服务的窗口形象,更要主动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一线通”服务,希望12368平台切实成为搭建在当事人与法院、法官之间的一道沟通桥梁,为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院长现场强调,北京法院要按照最高法院“大服务”、“大平台”、“大辐射”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首都特点的便民措施,实现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等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要将信息化技术与诉讼服务深度融合,大力推行网上引导、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群众、服务审判。

  杨院长表示,2016年,北京法院要以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立案审判和诉讼服务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