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深改关键之年工作述评刊发。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改革举措。本文精选出2015年中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相关举措,并对一些具体措施进行盘点。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法治保驾护航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党中央坚持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把四中全会提出的190项改革举措纳入改革任务总台账,与三中全会部署的336项改革举措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让改革在法治下有序推进,法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坚持中国道路 构建法治体系——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去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有“管法的法”之称的立法法作出重要修改,进一步明确立法权限,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对于更好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深远。进一步健全立法工作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按照法定程序对土地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作出授权决定,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路径越来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年终岁尾,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首次以专题询问的方式听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问题尖锐、切中要害,国务院7个部门负责人准备充分、坦诚作答。这是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探索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重要制度创新。
建设法治政府是夯实法治国家基础
依法履职做好8件事、行政决策把好6道关……年终岁末,一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磅文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蓝图。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在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一年来,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开展国务院部门权力责任清单试点,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审计监督制度。
舆论认为,法治政府“进行时”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敢于打破利益藩篱,敢于动真碰硬,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一头连着国家政治体制,一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进入2015年,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4项改革,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抓住改革“牛鼻子”,先积累经验,再由点到面有序渐进。在上海,率先成立了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任命了新中国首批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在广东,开出了“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法官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错案如何追责,一目了然。在湖北,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全部实施了财物由省级统一管理。从第一批到第二批,试点地方创造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去年底,中央深改组第十九次会议决定,2016年在北京、天津等1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适时推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在全国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
改革,既要勇于触动奶酪,又要敢于向顽瘴开刀,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案件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给“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架上高压线;在深圳、沈阳设立巡回法庭,“去地方化”避免了司法审判受到干预;出台深化律师制度改革意见,律师执业权利进一步保障;深化公安改革,一批批着眼于便民利民的举措相继推出。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一年多来,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统计显示,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后,全国各级法院共登记立案数量同比增长近3成,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0%,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正在逐步缓解。公平正义的阳光更好照进了百姓心田。
(文章摘自新华网《击楫勇进在中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关键之年工作述评》)
本期编辑:李金素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于2012年6月成立直属二分局,专门负责环保执法。[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胡焯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