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戒毒所“四提升”坚守安全底线

2016-01-16 10:47  来源:山西长安网

  山西省大同市戒毒所一门心思保安全,采取“四提升”的有效措施,坚守“六大安全”这一底线,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

  提升制度执行力。一方面严格落实部颁新制度,重点做好《戒毒人员行为规范》、《戒毒人员教育矫治纲要》、《戒毒所安全警戒工作规定》等制度的落实,规范管理行为。另一方面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狠抓场所基础管理,把“打骂体罚、吃拿卡要、捎买带”作为防治重点,坚持各大队时时自查、护卫队每日巡查、科室每周检查和所领导随时突查的四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坚持每周管教例会和戒毒人员思想动态分析会、每月所情研判分析会,对安全形势进行研判;坚持对重点人员、重点病号的专人包夹;坚持总监控跟踪检查及报告制度。

  提升基础防护力。坚持警力向一线下沉,基础从一线打牢,投入向一线倾斜。在人力投入上,严把质量关,确保数量足。坚持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为每个大队配备了较强的警力,配齐了管教门卫、监控、护卫巡逻警戒人员;调整护卫队人员的值备勤地点到戒毒人员的宿舍楼,直接加强了大队的备勤警力,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在安检处置上,坚持严实细,强化处突力。将省局出台的“十个严禁”,具体细化成27条落实措施,全力开展场所安全检查工作,处理安全隐患问题50多个。同时加强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举办应急处置培训12次,模拟演练12次,制定了反恐怖、防袭扰、医疗急救、防震疏散、防汛救灾等应急预案。在财力投入上,找准切入点,确保优先权。先后安排资金70余万元,巩固技防、物防能力。与驻地派出所建立了联动机制,凡发生冲击场所、聚众闹事、火灾、地震等事故或自然灾害将在第一时间介入。这些有效措施,提高了场所安全管理系数,强化了人防、技防和物防“三道防线”实力,场所基本形成“信息集约化、报警智能化、指挥科学化、处置规范化”的一体智能安防网络。

  提升教育创新力。坚持把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作为中心任务,切实抓好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毒品认识等教育,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矫治效果。践行“戒治生活即教育”的工作理念,大力开展“周周法理艺”教育,做到“三结合”:即与“一所一特色,一队一品牌相”结合;与戒毒人员三期戒治教育内容相结合;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周周刷新内容,月月更换主题,将教育内容贯穿于学员的一日生活中,突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6.26”禁毒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趣味运动会、歌咏比赛、写家书、戒毒操比赛、演讲比赛等11项活动,增强了学员主动戒除毒瘾的信心,提升了场所文化氛围和戒治效果。

  提升生活保障力。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抓好日常管理,戒毒人员生活区域管理达到了“五净、三线、八无标准”,对部分树木和草皮进行了更换,新栽植各种花草近2万株,场所的绿化率达到了80%,创建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严把食堂“四关”和服务部的定期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戒毒人员伙食费和零用费的专款专用,确保足额及时。同时做好戒毒人员的疾病救助工作,与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救治绿色通道,保证患病学员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坚持巡诊制度,定时巡诊、定期开展身体检查,对重点病号实行动态监管,接诊780余人次,体检266人次,外诊70多人次,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从未发生一起延诊、误诊事故及所内非正常死亡事故。开展了传染病知识讲座,进行了食物中毒应急演练和突发疾病应急演练,并对场所环境区坚持定期消毒,杜绝疫情发生。严格执行尿检制度,共尿检2500人次,艾滋病筛查311人次,疾病治愈率、吸毒戒断率、艾滋病筛查率都达到百分之百。场所消毒160余次,有效的杜绝了疫情的发生。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