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六五”规划实施以来,河南省许昌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推进,制度健全,工作扎实,形式多样,成效突出,全社会宪法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公务员依法行政明显规范,执法部门依法执政、依规执法明显严格,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效果明显提升,促进了“法治许昌”建设,为“五型许昌”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A 形成高标准高要求态势
2011年7月,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决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出席“六五”规划启动实施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态势。市委书记王树山就任以来,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担任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多次参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对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带头,按照法治许昌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强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各地、各部门按照全市“六五”普法规划,较好落实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组织实施、职能部门指导协调、各行业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情况汇报。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决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健全,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和办公设施得到有效保障。各级各单位制订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分类指导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资料建设上,各县(市、区)依法治理办公室资料完备,分类规整,内容丰富;市直单位资料整理规范全面,整体工作扎实有效。在普法经费保障上,各县(市、区)除正常经费以外,在开展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或建设法治阵地中,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如魏都区普法宣传活动专项资金,许昌县各乡镇建设法治宣传LED屏所需经费,长葛的法治宣传教育主题公园建设资金、鄢陵县重大普法活动另行追加经费的保障制度等,充分体现了各县(市、区)政府领导的有力支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各级依法治理办公室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保障了全市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
B 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都是经常发生在咱身边的事,看了很受教育意义。”2014年5月15日,作为河南检察院“四进”活动之一的送法进农村活动在禹州市寇寨村启动。来自许昌市检察机关的检察官们结合真实案例,自编自演的音乐快板、小品、情景剧、微电影等节目,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四进”活动包括送法进校园、送法进农村、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起几个月内作出决定……”2014年11月20日下午,在许昌市电视台,许昌市首届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进机关”法律知识竞赛决赛开赛。经过两轮激烈角逐,魏都区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
“法律只有进入人的内心世界,被人真正信仰和信赖,才能有力量,才能有权威。普法宣传看似很简单,实则不易。如何让老百姓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你宣传的东西,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9月15日下午,许昌市两级法院的法官们来到长葛市官亭乡鑫源学校,为该校720多名师生带来了秋季“开学第一堂法制课”,并向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红色书籍和法制书籍200多册。“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白了要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遵纪守法。”该校九三班的刘怡柯同学说。
“六五”普法以来,许昌市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并认真落实。各县(市、区)结合各普法重点对象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法用法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出台工作方案和措施。针对每一“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推进活动,特别是“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扎实有力,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许昌市专门成立了许昌市青少年普法讲师团,“六五”期间共为市区上法制课56次,受教育师生9万多人次,并培训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1200多人。
该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的针对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活动,积极推进了全市依法治理工作,依法行政制度更加健全,执法更加规范,全面实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并推行政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论证率达到80%以上。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强力推进。各级各单位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法律培训等制度;公务员每年学法制度得到落实;较好地抓住了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的关键少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治理社会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青少年普法教育全面落实。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学校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在举办的“点燃青春梦想,法律伴你成长”法律进校园活动中,全市2000多所学校参与了巡展活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更加广泛。产业集聚区建有法律咨询室,企业法律顾问配备率在80%以上。同时,全市注重加强工作考核和交流,有效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法律六进”活动成效显著。
C 法治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2012年,许昌市司法局、市统计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开展了“亨盛钧窑杯”统计法治春联有奖征集评选活动。
该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楹联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收到了来自四川、浙江、湖南、安徽、山东、上海、香港等20多个省(区、市)100多名参赛者寄来的170余封邮件、信件,征集到356副春联。参赛人员既有来自中国楹联学会、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华夏诗词书画研究院等的专业人士,又有热衷春联创作的业余人士;既有熟悉本职业务的政法系统干部,又有关心法治事业发展的各行各业精英;既有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人员,又有广大普通百姓。他们用一副副文字典雅、对仗工整的楹联,表达了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无尽赞美和深深祝福……
鄢陵县陈化店镇马桥村村委会门前的平安创建宣传瓷砖墙,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擦拭干净,村民们看法治漫画、念法治顺口溜、足不出户学习法律常识,全靠这面“平安墙”。
这是许昌市开辟法治文化阵地、延伸普法渠道的举措之一。
突出法治文化宣传的大众性、通俗化,才能真正让法治观念为群众所接受。“六五”普法以来,许昌市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和方式,市区利用该市11路公交车,把宣传内容用语音、LED显示屏和温馨提示显示在车内,把各类宣传品放在车内供乘客阅读。在各种人员密集地方各集市利用流动大型LED宣传车作为流动普法阵地,广泛宣传。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阵地:禹州市苌庄乡的缸瓷窑村法治主题公园设计新颖,气势宏大,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长葛后河镇的法治主题公园板面较多,质量较高;鄢陵县的南街社区法治公园面积大,内容丰富;许昌县的“一园一街一屏一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很有特色……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平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市检察院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古槐街小学的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市大型LED流动普法宣传车等,极大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普法依法治理不断深化。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在积极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新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开辟法治宣传栏目(专栏、专版)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分别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手机短信和微电影等现代传媒开展普法宣传,以及各级各单位充分利用楼宇电视、街路显示屏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如市区和6个县(市、区)和部分市直单位全部开通了普法手机报,市文广新局开办的“法律大讲堂”、“以案说法”等栏目,以及制作的豫剧《七品青莲》、专题片《莲城警钟》和法治微电影《画皮》等法治文艺节目反响强烈;地税局制作的法治文艺动漫、征文、书画等普法宣传作品影响广泛。公安局开办的网上警局、检察院和司法局开办的法治时空栏目和廉政教育基地,以及法院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等在全市影响较大,其他执法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的各类有特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新,效果好。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也有长足进步,长葛市黄河集团开展的“廉政文化进企业”和“领导干部廉洁教育”活动提高了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其建立的千人图书馆,普法书籍众多,内容丰富,方便了企业职工学法用法。
许昌市和隶属各县(市、区)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专职队伍建设和培训中,均建立有普法志愿者队伍、普法讲师团队伍,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在普法宣传手册和彩页印制上,全市各级各单位积极编写和发放各种普法资料,定制和编印普法宣传资料上百种,数量累计有上百万册,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特别是魏都区把法治格言、法律常识物化在鼠标垫、纸杯、扇子上,免费发放群众,备受欢迎。全市教育、文化、人口、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批游园、广场纷纷落成,农村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法治许昌、和谐许昌、平安许昌建设卓有成效,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于2012年6月成立直属二分局,专门负责环保执法。[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胡焯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