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串换药品、伪造虚假处方等套取现金,伪造“身患绝症”病历办理提前病退等方式骗取社保、医保基金的行为屡禁不止。自2014年底以来,浙江省杭州检察、公安、人社等单位联动执法,全面排查,有效地打击了打击骗取社保基金的犯罪行为。
杭州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祖国表示,犯罪分子骗取社保基金的手段日趋隐蔽,方式不断翻新,涉案金额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参保人员与两定机构勾结骗保的新情况。
然而,长期以来,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在查处、打击骗保违法犯罪中存在职能分散、衔接不畅、成效有限等问题。赵祖国认为,仅靠行政执法的手段难以形成高压态势,实施跨部门联合执法势在必行。
2014年底,杭州市检察院主动牵头公安、人社等部门,会签《杭州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待遇)刑事案件移送和查处工作实施办法》,在线索移送、法律适用、协作配合上形成共识,形成了检察机关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联动新机制。
随后,检察、公安等部门主动走访人社部门,就执法主体、证据标准、证据收集与固定等进行指导,使涉嫌犯罪线索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据介绍,该机制启动运行至2015年11月底,社保部门主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43件,超过前三年移送线索总数的2倍。
加大打击骗保刑事案件力度的同时,杭州检察机关注重深挖骗保刑事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坚决查办人社部门个别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犯罪,切断利益输送链,肃清骗保犯罪源头,已有6名社保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该机制启动运行至2015年11月底,杭州全市检察机关对涉嫌骗取社保基金案件快捕快诉,抽调精干力量进行办理。经依法起诉,已有7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涉案总金额1300余万元,为国家挽回社保基金损失630余万元。
针对社保基金监管漏洞、骗保犯罪新动向、违规医保配药等问题,杭州检察机关多次以案件剖析会、检察建议等形式向相关部门提出堵漏建制、完善监管的建议。
杭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冯仁强表示,“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不是‘唐僧肉’,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大力度,严厉打击骗保违法犯罪,确保老百姓的‘救命钱’免遭‘硕鼠’之害,努力形成对骗保犯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阮方民认为,检察、公安、人社多部门联动执法的机制,是执法工作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提升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