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党组确定的“工作品质提升年”。2015年,邯郸市、县两级检察院以全面提升工作品质为切入点,着眼素质兴检,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其间,两级检察院通过加快检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检察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切实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对检察队伍进行不懈的培养,切实优化干警知识结构;通过积极培育邯郸特色的检察文化,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育检功能,不断提升检察干警的素质品味,进而使得邯郸检察的队伍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阔步前行。
积极破解人才难题,夯实检察工作发展基础 必要的检察人员数量是开展检察工作的基本要素。长期以来,检察官队伍的人员短缺问题是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而这一问题,随着邯郸市检察院近五年的不懈努力,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检察队伍已经基本满足工作之需。
近年来,着眼检察工作长远发展之需,邯郸市检察院党组本着把政策用足、编制用活的思路,积极应对日益明显的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人才荒芜问题。一是通过积极与编制管理部门沟通及时增加编制,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增加人员编制30多个,使得编制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二是积极通过公务员招录、政法干警招录等渠道加快专业人才引进。五年间,共录用检察干警200余人,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35人,检察人才结构得到有效完善。三是邯郸市检察院机关借鉴最高检和省检察院遴选检察官做法并兼以公开招录方式补充人员,使市检察院机关人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目前,邯郸检察队伍配置合理,而且正朝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方向发展,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夯实了队伍基础。
注重教育培训效果,大力创新业务实训模式 坚持以需求为主线,从切实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出发、从解决司法实践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出发、从解决疑难复杂案件定性问题出发,邯郸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和创新检察业务技能实训体系建设,形成了邯郸特色的“实务+实战+实效+检察教官”的业务实训模式。 具体操作过程中,邯郸市检察院坚持“三措并举”,务求实效。
一是坚持市检察院集中调训,宏观推进。瞄准制约办案瓶颈、执法不规范等突出的共性问题,调配全市业务条线和基层单位参加集中实训,实现整体推进,提升弱项能力。
二是坚持条线侧重问题,按需施训。公诉部门针对非法证据排除、证人出庭、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等难点问题,组织模拟法庭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质证、辩论等实训演练,利用真实案例分析、鉴别、排除非法证据,提升公诉干警的庭审应对能力和“排非”能力。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着眼于行政诉讼监督难、民事抗诉不准确等重点问题,以督促纠正行政违法以及民事抗诉技能为核心组织实训,提升办案技能。
三是坚持指导基层检察院创新方式,自主施训。2015年以来,指导涉县检察院以“四化”模式推进业务技能实训工作创新发展,以增强业务办案技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做到了类别丰富、形式多样、实效突出。指导峰峰矿区检察院以检察业务实训助推司法体制改革,通过创新培训形式应对试点新情况,体现了实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战性、科学性。指导复兴区检察院开展年度公诉业务实训活动,实训师和学员均由该院公诉科干警及部分年轻干警担任,取得了圆满成功。
广泛开展检校共建,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知行合一的素质兴检之路。近年来,邯郸市检察院从教育培训客观规律出发,将自身司法实践优势与高校理论优势进行有效衔接,通过进一步扩大司法实务界以及法律本科、研究生教育合作的交流机会,在检校共建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市检察院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4个基层检察院取得先行一步的效果,完成了检校共建机制的探索,实现了检校之间的专家服务、学生实习、人员互派、调研协作等方面的良性互动。
广平县检察院与河北工程大学法学院共同签署了河北工程大学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并举行了授牌仪式,通过聘请大学教授为干警授课、针对法律实务进行交流研讨、邀请大学学生到检察院实习等形式深化合作,为干警开通了学习、加油、充电“直通车”。
邱县检察院与河北经贸大学建立检察官培训与学生实习基地,达成检察官培训与学生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协议中详细规定了检校双方的权力与义务、学生实习以及检察官学历进修、互派授课人员、积极进行理论研讨和课题合作等内容,大大提升了该院检察人员法学理论水平和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学生实践能力。
复兴区检察院与河北工程大学经过协商,签署共建“高级法务人才培养平台”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在检校共建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参与疑难案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选派优秀检察官进入大学进行短期学习,实现学术交流;该院作为学校实习基地,每年接受大学生到检察机关实习,配合学校推进学生实践性教学改革,由检察机关提供实践素材,与大学教授或学生合作完成调研课题,形成合作性科研成果。
2015年3月11日,涉县检察院举行与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开展检校共建工作揭牌签字仪式。该院以开展“检校共建”为抓手,将主动邀请高校教授到院授课与组织干警到高校接受法学理论再深造相结合,不断了解高校法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提升干警在法学理论上的修养水平。先后邀请12名法学教授到院授课、组织80余人次到高校集中学习、组织6名干警到合作院校开展案件研讨及法律文书撰写与出庭公诉等相关培训、接受20名大学生到机关实习、邀请高校教授到院挂职该院副检察长,推动着检校之间良性互动,对检察工作有着直接促进作用的合作研究成果开始出现。2015年,该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研究推出的《发挥检察职能维护行政监管秩序和国有资产良性运行实施办法》被涉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全县执行。 转变教育培训思路,积极营造常态化学习环境 今年,“每日一题”进网应答系统在邯郸市检察院内网主页正式上线运行,使得“时时学、处处学、全员学”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营造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动氛围。“每日一题”自运行伊始便捕捉着广大检察干警的眼球,随着试题不断更新无声无息地提高着大家的专业素养。
自2015年以来,邯郸市检察院更加注重经常性学习与日常性学习的有机融合,以“六种途径”推动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并以常态化学习环境促进学习习惯养成,以学习习惯养成促进素质养成。
一是以“检察业务讲坛”、“每周一课”等传统载体形式促进干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广平县检察院开展“每周一课”,强化规范司法意识,由业务科室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轮流授课。复兴区检察院在微课堂的基础上,建立了“复检微信课堂”,利用微信课堂分享学习内容、空降试题、邀请专家教授微信在线授课,体现着“键对键”的个性化特征。曲周县检察院的“检察官讲坛”,鼓励全院干警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执法实践,从“台下听”变为“上台讲”。
二是结合正在开展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检察院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全市检察干警收听收看《规范司法行为 解决存在问题 确保检察权健康运行》的专题视频讲座,为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高标准开展营造氛围。
三是认真贯彻好、执行好、领会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精神。10月8日,邯郸市检察院组织举办了全市检察机关《刑法修正案(九)》的理解与适用专题辅导讲座,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贾春梅以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身份担纲主讲,为《刑法修正案(九)》在检察工作中的准确运用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是指导业务条线因需施教、科学灵活地开展业务培训工作。5月份,邯郸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成功举办了邯郸首届心理咨询师培训,全市26名未检条线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五是以开展评选精品课程为契机,组织青年干警培训。5月份,中国检察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精品课程项目部在邯郸市检察院进行授课录制工作期间,抽调42名青年干警参与课程录制工作,实现了授课与培训的双赢结果,该课程已被省检察院推荐到最高检参加全国精品课程评选。
六是以最高检研制的检察机关岗位素能基本标准相关内容为依据,邯郸市检察院设计了《邯郸市检察机关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开展干部教育调查问卷和岗位素能征求意见,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人才“两库”建设,打造检察机关人才高地 建设邯郸检察的一级、二级人才库,是邯郸市检察机关实施素质兴检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邯郸检方诠释素质兴检的直接体现。
一是加快推进邯郸检察机关一级、二级人才库建设,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邯郸市检察机关一级、二级人才库实施方案》,着眼于检察工作的实际需求,打破学历资历框架限制,坚持唯才是举,为推动素质兴检战略铺平了道路。邯郸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张尚震担任检察人才评审委员会主任。一级人才库将全市业务部门骨干精英纳入视线,并确定市检察院各业务处室1人、各基层检察院1人的比例,通过严格的推荐、评审及产生程序予以确立。值得一提的是,评审环节里添加了实训内容,体现着检察人才的实效性。二级人才库突出面向基层干警倾斜,按每个基层检察院不多于2人比例予以确定,进入二级人才库干警数量不超过40人,并进行定期更新、重点培养。截至目前,邯郸的二级人才库建设业已完成,一级人才库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12月15日已完成了市检察院组织的面试问答环节测试,月内将完成相关评审、确定程序。
二是充实、更新检察人才师资库,向上级组织积极输送人才。在全省检察师资库建设过程中,邯郸市检察院根据省检察院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向省检察院推荐上报邯郸检察师资情况,并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通知,推荐公诉二处赵志涛同志到高校兼职,并多次接受邯郸市公安局的邀请为公安民警授课,促进了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理论实务交流。
三是注重机制激励,鼓励检察干警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推动高素质检察人才持续涌现。在《关于鼓励干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实施意见》的机制作用下,邯郸检察的继续教育工作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有3人进修硕士研究生、1人取得硕士学位。
实施文化育检工程,开创邯郸特色检察文化 文化兴则事业兴。依靠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邯郸市检察院在文化兴检的道路上始终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使得检察文化建设在邯郸大地上繁荣发展。 文化长廊俯仰皆是。经过近几年的苦心孤诣,如今的邯郸检察系统,从市检察院机关到19个区县检察院,全部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长廊,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化作翰墨书香林立于检察机关办公大楼的长廊两侧,无时无刻不在向干警们昭示着人生的真谛。
文化平台引领风骚。邯郸检察机关的《文苑》期刊,如今已成为1400名检察干警的心灵港湾。创刊四年来,邯郸市检察院党组依托该刊致力打造邯郸检察的文化平台,每季一期向全市检察干警免费发放,生动地记录下了广大检察干警的成长烦恼和心路历程。 廉政文化发人深省。日前,邯郸市检察院与市工商银行联合举办的“预防职务犯罪与廉洁从业”书法作品展成功落下帷幕,用文化形式追求预防警示效果。一直以来,邱县的漫画文化、成安的楹联文化早已家喻户晓,峰峰、广平的文化展厅渗透着文化的力量,武安、鸡泽的警示教育基地都已成为当地专门的廉政文化教育场所。 特色文化蕴含生机。峰峰矿区检察院立足工业老区艰苦创业史,积极培育“敬业、创业、乐业”的兴业文化,激励全院检察干警奋发进取,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丛台区检察院以黄粱梦、中国梦创意,积极培育梦想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励全院干警为梦想奋斗。涉县检察院弘扬129师精神,积极培育红色检察文化,以“两不两勇”精神激活检察工作的动力源泉。
文体活动此起彼伏。2015年,在首届“检魂杯”全国检察机关乒乓球大赛上,邯郸市检察院干警刘晓乾以个人单打第八名成绩载誉而归。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文体活动在邯郸始终占有着一席之地,乒、羽、篮等传统体育赛事从未间断。同时,成功举办了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梦、检察梦”演讲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干警的文体生活。 书香检察润物无声。邯郸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张尚震提出,要让看得见的、有形的检察文化真正进入检察干警心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书籍,只有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并逐渐形成文化自觉,让检察文化建设因之事半功倍。正因如此,他带头撰文《读书,天下第一等事业》,推动书香检察蓬勃兴起。(徐胜勇 李建新 石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