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公安局多措并举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2016-01-03 10:01  来源:平安浙江网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余姚”建设,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市委政法委的总体要求,充分结合该市治安现状,积极挖掘公安工作资源,推出开展“平安全民防范日”“全民参与冬季防范大巡逻”活动、接处警满意度测评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将群防群治力量以及群众关切有效整合到“平安余姚”建设大局中,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全力以赴为“平安余姚”建设铺就牢固“基石”。

  总揽布局,规划“蓝图”

  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平安余姚”建设,着眼全市层面谋划,立足公安实际挖潜,精心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首先市公安局党委专题研究助推平安建设“四率”提升工作,把该项工作与公安资源、业务工作努力融合,从职能优势、形式载体、落地落实等方面充分考量,研究谋划开展“平安全民防范日”等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提升广大市民的安全感、满意率、参与率、知晓率等“四率“。其次是强化部署。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化平安余姚建设专项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赖根法亲自部署落实平安建设及助推“四率”提升相关工作,确保层层传导压力、人人落实责任。最后是强化督导。市公安局明确局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归口,针对接处警、防范宣传、社区警务、巡逻防控等工作层面,强化督促检查和帮助指导,通过召集“平安建设”绩效对账会、发布绩效对账表等形式切实推动各项措施有力实施。同时,组织专项督察和情况通报,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平安全民防范日”等活动开展期间,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赖根法亲自带队奔赴一线督导,其他局领导分片分组进行督导,确保相关助推措施组织到位、落实到位。

  依托优势,职能带动

  市公安局充分依托公安工作直面群众、深入群众和依靠群众的职能优势,深入研判警务工作各项环节,积极盘活用活已有途径和方法。一是抓警务前端带动。立足接处警工作是警民联系的最前沿,推行接处警满意度测评和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接处警满意度语音短信自动回访系统,对每一起群众报警案事件进行回访,加强与报警群众的联系沟通,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和工作反馈。同时,全面加强接处警工作,对每一起警情做到响应快速、处置规范、态度热情,全力提升群众对接处警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抓执法进程带动。市公安局立足公安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定位,深入推进未破案件回访工作,从执法办案工作角度加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未破案件回访工作,与案件受害人、报案人面对面接触,主动向其说明案件办理情况、线索证据情况,积极向群众搜集证据及重点人员、重点线索等情况,以积极诚恳的工作态度安抚群众情绪、加强警民沟通;在回访过程中,向群众宣传“人防、物防、技防”等治安防范经验,有针对性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排除安全隐患,努力预防、控制和减少案件发生。三是抓基层基础带动。立足警民沟通的“鱼水联系”,以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等基层基础平台,深化社区警务、巡逻防控等工作抓手,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和力量投放,进一步提高路面见警、设卡盘查、巡逻防范等工作力度,充分运作“多级联动、快速策应、高效有序、优势互补”的“135”应急处突警情联动处置“防控圈”,不断增强公安机关“保一方平安、在群众身边”的工作声势。

  载体创新,理念激发

  市公安局立足基层布局,着眼顾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涉及公安业务层面的需求,积极创新多种载体,努力释放机制效益。一是节点触发。市公安局确定以“平安家园、你我共享”为主题,于11月10日在全市范围集中组织开展“平安全民防范日”活动。以辖区派出所为主体,通过实施防范宣传、组织群众巡逻、举办警营开放活动等载体,扎实丰富“防范日”活动,有力促进该市群众对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活动期间,市公安局共投入警力1200余人次,开展各类活动6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访问、回答群众咨询7000余人次。二是理念激发。市公安局把“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掀起社会联防氛围”作为助推平安建设的有力抓手。针对冬季案件多发,尤其是夜间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的治安特点,积极参谋和充分依靠党委政府,动员全市各村居(社区)干部、网格长、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倡导“我为别人巡一夜,别人为我守百夜”的联防工作理念,组织开展了“全民参与冬季防范大巡逻”活动,如阳明派出所全面推广了“1+2+1”治安巡逻模式、马渚派出所推行的社区(农村)“红袖套”邻里守望巡逻队等形式,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加入自主巡防队伍。全市范围内推动组建了以乡镇(街道)行政村干部、村民为主体的村级义务巡逻队76支,收到广大群众较好的反响。三是机制引发。市公安局强化了“警民恳谈”“警情通报会”“警务直通车”“心防工程”等警务机制运作,开展治安情况通报、群众意见征求、防范知识宣讲等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实地演示、警民互动等形式,帮助群众发现各类安全隐患,提升群众自我防范能力。如低塘派出所以“心防工程”为载体,积极采取防范“两抢一盗”现场演示、开放“心防体验室”等形式,增强群众自我防范体验,收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

  渠道拓展,氛围营造

  在“平安余姚”宣传上,市公安局注重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着力推出新举措和新载体。一是实施集中宣传。市公安局大力宣传市公安局在“平安余姚”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重点宣传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及各类新型犯罪的识别要点和防范技巧;全力推进“警爱民、民拥警”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强化时间节点,以攻坚式、密集式宣传助力平安建设。二是结合基层警务。在开展拉横幅、设点宣传等形式外,着力把宣传触角向辖区纵深延伸。通过进辖区中小学校、企业单位、场所等上课、检查等警务工作,丰富安全防范宣传“五进”活动等载体,加强现场宣传攻势;结合设卡盘查等常规工作,对途经车辆驾驶员、行人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平安建设宣传;积极整合司法、综治等资源,举办法律咨询及防范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加强主题造势。市公安局通过挖掘多题材,制作《姚江察话会》《星期五,听阿拉民警讲》等系列自编微视频80余期,围绕平安建设为题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传统及新兴媒体播发、转发,目前相关微视频平均点击率过数万。同时,借助多媒体,利用网络、微信(微博)平台等新兴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强化宣传声势,并开启多方位,利用移动端、互联网等媒介优势,以群发短信、微信服务平台、朋友圈等实施“一对多”信息传播,向群众通报近期治安动态、发案情况,传授防盗抢、防侵害、防事故等常识,利用公交车(候车亭)、社区宣传窗(栏)等群众性场所、部位,积极采用音画视频、图文展板等形式开展防范宣传,力求平安建设“声”“影”不断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