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法院挤压“老赖”生存空间 破解执行难

2016-01-03 09:12  来源:福建长安网

  “老赖”欠债不还,耍赖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但如今,这些失信被执行人以往惯用的“赖功”都不好使了。资金被冻结、坐不了动车、出不了境、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2015年以来,福建省宁德市两级法院创新执行方式,采取“点对点”查控被执行人财产、立体化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

  近日,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5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当场向农行宁德分行、农行东侨支行、农行福安支行等申请人分配执行款,涉及金额7643.48万余元。据悉,2015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3132件,执结12275件,到位标的约10亿元,执行结案率93.47%,沟通率达100%。

  据介绍,2015年全市两级法院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完善“12368”短信平台作用,增配单兵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做到“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提升执行质效。同时,蕉城、福安法院成立独立建制庭室,负责审理涉金融案件,通过开展此类执行专项活动,来促进一批积案的执结。

  此外,全市法院积极开展反规避执行、反干预执行、反消极执行专项活动,依法拘留210人次、拘传279人次,对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向公安机关移送50件,已被追究刑事责任1人。同时,为了完善执行威慑机制,充分发挥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的作用,市法院加大了信用惩戒力度,公布失信被执人员名单39134人,限制出境14人。

  据介绍,目前,宁德无处不在的信用惩戒让“老赖”们四处碰壁、寸步难行,下一步宁德市法院将对有履行能力的“老赖”,综合采取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以提高案件实际执结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为重心,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全力做好执行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夏岩缘)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