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司法行政机关扎实开展“双提升”工作

2016-01-01 15:49  来源:法制生活报

  2015年,按照贵州省遵义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扎实开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满意度“双提升”工作,在围绕大局、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安排部署

  全力推动“双提升”工作

  遵义市“双提升”工作拉开序幕后,遵义市司法局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2015年度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工作方案》,明确了遵义市司法局及各基层司法局2015年的提升目标、组织领导、责任追究等8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在“双提升”工作期间,遵义市司法局先后召开2次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双提升”工作调度会,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对各地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度。同时,下发了《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双提升”工作督导细则》,明确了9个方面的督导内容和标准。

  在“双提升”工作中,遵义市司法局领导身先士卒、敢于担当,牵头成立了7个帮扶督导组,深入各基层司法局开展帮扶督导工作。各基层司法局也采取了局领导“分片包保”的方式,带头深入各乡镇开展各项“双提升”工作,定期对司法所“双提升”工作进行督导。

  开展法治宣传

  推进全民普法进程

  遵义市司法局将加强法治宣传作为“双提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中心城区开展“法治动漫”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依法信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主题制作了一批普法动漫,在中心城区大型LED显示屏、遵义市480余辆公交车载视频及电视栏目中滚动播放。

  2015年以来,遵义市司法局举办了青少年法治教育骨干培训班,成立了市级青少年法治宣讲团,组织36名宣讲团成员深入遵义市各县(市、区)学校开展了180余场法治宣讲。

  在遵义市开展的“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党群干群心连心”“三送一连心”活动中,遵义市司法局精选案例,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亲自作序,编印了2万本《“三送一连心”法律知识手册》,利用各种活动免费赠送给人民群众。同时,组织在遵义市各重点乡镇开展了260场“三送一连心”送法下基层巡回宣讲报告会,受教育人数达212万余人。

  遵义市司法局还培育打造了一批法治示范点,正安县和溪镇大坎村、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余庆县松烟镇松烟村、习水县桑木镇土河村、仁怀市喜头镇中心村荣获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表彰。

  据统计,“双提升”工作期间,遵义市司法行政干警走村入户开展“送法到万家”活动,共计走访群众36678户、111163人,召开群众座谈会1099次,接受法律咨询28001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998个,制作宣传展板260块,宣传标语1073幅,制作并发放法治宣传品280.6万个,发放宣传资料70万份。

  提升法律服务

  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遵义市不断深化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法律服务网络建设,遵义市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1个乡镇、765个村(社区)建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室),通过派驻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坐诊”和“电话问诊”的方式,在群众家门口免费为人民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公共法律服务。2015年以来,遵义市各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开展法治宣传1186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2037次,参与纠纷调解3375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63件。

  遵义市司法行政系统着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在矛盾纠纷易发领域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遵义市新增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2个,目前共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29个。其中,遵义市医调委2015年以来共接待咨询33件45人次,受理医患纠纷31件,调解成功12件。

  在“双提升”工作期间,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组织指导各调委会开展了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2765件,司法行政干警参与调处11400件。2015年以来,遵义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39275件,调处矛盾纠纷39101件,成功化解37872件,防矛盾纠纷激化625件,防群体性事件196起。

  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民心工程,加大法律援助宣传,拓展法律援助范围,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出台了“遵义市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援助站点建设,在遵义市各看守所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在部队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17个,各乡镇、村(社区)、群团组织、残联、妇联等弱势群体集中区域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达140个。

  遵义市完成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升级,各地均聘请了专职人员进行电话接听和平台管理,实现了遵义市市、县两级来电分流指派,极大提高了服务水平。2015年以来,“12348”热线解答咨询3147人次。

  遵义市制定《遵义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定期开展案件质量检查和专项经费检查,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遵义市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434件,咨询解答18376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700万元。

  履行社会责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遵义市司法局的指导下,遵义市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等窗口服务单位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遵义市广大律师共对接园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单位57家,签订法律顾问合同34家,开展法治讲座25期,审查合同93份,有效助推经济发展。遵义市律师行业开展了“以案释法——律师行”活动,律师讲师团56名律师到社区开展以案释法活动142场,接受法律咨询7423人,发放宣传材料45300余份,调解矛盾纠纷21件。

  “双提升”工作开展以来,遵义市各级公证处共提供上门公证服务687件,办理免费公证费用事项523件,减免公证费用19.84万元。2015年以来,律师办理各类案件7893件,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4242件,司法鉴定办理司法鉴定检案8738件。

  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的走访、排查、登记、管控、帮困扶助等工作。遵义市司法局制定了《遵义市司法行政机关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实施细则》,开展了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加强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遵义市社区矫正信息化和矫正中心建设步伐,遵义市共有10个县(区、市)开展手机定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管理,提高了社区服刑人员管控手段。

  据统计,遵义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2638人,解除矫正7896人,目前在册4742人。2015年以来,共开展集中学习劳动400余次,涉及社区服刑人员7000多人,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警告74人次,撤销假释4人,撤销缓刑10人,有效控制了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和脱管现象发生。“双提升”工作期间,帮教、慰问、走访社区服刑人员2450人次,刑满释放人员3239人次,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188人次。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