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房山区法院获悉,该院厉莉爱心团队的“天平之光”法律援助行动项目经过专家初审、复审、现场路演、答辩等环节,最终在全国5509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于2015年5月份启动,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展示、资源配置、组织交流、文化引领于一体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综合平台,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常态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治理大局中的服务成效和水平。全国共申报项目5509个,“天平之光”法律援助行动项目在北京市66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家涉及法律服务项目的单位入围全国赛。
2009年9月,区法院以全国道德模范厉莉名字命名成立了“厉莉爱心团队”,这是国内第一支以法院干警为主体组建的爱心公益组织。团队秉承“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公益与公正相得益彰”的理念,积极开展助学济困、抢险救灾、绿色环保、助残敬老、法制宣传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志愿服务。
“天平之光”法律援助行动作为厉莉爱心团队的重要志愿活动,着力发挥法官职业特点,通过与辖区内的司法局、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建立法官联系站,开展法官“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进学校”系列普法活动,发放“诉讼风险须知”及法律常识材料近万份,与16个学校、厂矿、社区、乡镇开展法制共建,通过前期调研了解百姓关注的法律问题后,就劳动合同、婚姻家庭、拆迁补偿、交通事故等最热点、百姓希望被解读的法律知识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讲解,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内涵。
为拓展公益传播渠道,固化志愿服务成果,厉莉爱心团队依托区法院司法公益教育服务中心,面向辖区机关、社会团体、普通群众提供菜单式司法培训,引导辖区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目前,司法公益教育服务中心已开展专题讲座9次。同时,爱心团队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搭建法律志愿者服务对接平台,并组织40名队员到社区、学校、机关开展法律宣传和义务咨询等工作。
此外,为解决目前校园普法不系统、不连贯的问题,更好地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教育,厉莉爱心团队确立了“立体化防治”的普法新思路,通过与辖区学校共建“法制校本课程”,构建了“三讲两课两教一庭一指数”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辖区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整体水平。为让更多群众学到法律知识,厉莉爱心团队通过各大报刊媒体发布普法案例,区法院的官方微博作为普法的重要阵地,发布“小乐说法”微动漫和法官讲法,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在本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区法院通过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内容、特色和成效,与其他赛区分享、交流经验,向专家学者开展路演、答辩等志愿交流活动,展示了该院依托“天平之光”法律援助行动开展普法项目,助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引导广大群众知法、用法、遵法、守法,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守法意识,宣传司法精神,探索普法宣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