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每个监区会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图为职务犯监区开放日现场,服刑人员以鞠躬的方式向家人道别
找到新的生活目标是入狱后最重要的事情
曾经声名显赫抑或位低权重的职务犯一直是监狱里最被关注的群体,虽然身陷囹圄,但依然拥有较大的“能量”,是社会高度关注和警惕的“有权有钱人”,监狱稍有执法不当就会给人留下“黑箱操作”、“特殊关照”的嫌疑。因此,监狱对职务犯的关押及改造是衡量执法公平公正的标杆之一。
两年前,广东省监狱开始对全省职务犯实行集中关押,目的是为防止特权和执法腐败,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模式。近日,记者专程赴阳江监狱探访专门关押职务犯的监区——六监区八分监区,近200名职务犯在同一屋檐下,他们是如何接受改造的?
有特权?
同一屋檐下,不分三六九等
记者来到职务犯所在的劳动车间,所有人都在埋头干着手上的细活,如果发现有狱警走近身边,他们会本能地起立报告,待狱警指示后再坐下继续干活,每个动作都小心谨慎。
六监区副监区长温锦环告诉记者,起初,职务犯干的并不都是这类手工活,在他们没有被集中收押前分散在各个监区,和其他服刑人员一样,难免要干些较为复杂繁重的工活,当时他们很排斥。这也是监狱长黄跃群起初最烦恼的事情:因为还保留着特权思想,每天都有人托不同关系找到他,希望可以安排轻松一点的劳动岗位。
为了解决这些“关系户”,消除他们的特权思想,监狱开始按照级别由高到低对职务犯逐步进行集中关押,“不论以前是什么级别,衣食住行都在一个监区”,黄跃群说。监狱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座谈等调研,考虑到他们年纪较大而且体弱多病,不适合节奏较快、体力付出较大的劳活,监狱特别安排“拉单边”这种纯手工、工艺相对简单的项目。
记者了解到,刚集中关押时,职务犯会本能地按照原来的职务高低划分三六九等,表面上波澜不惊,彼此间猜忌防御,职务低的还会暗中留意监狱是否会对级别高的职务犯特殊关照,特别是在劳动上。
统一调配后,大家都一样参加劳动,虽然很多人的手指都掉皮、出血、起了老茧,但都是做一样的工种,许多职务犯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最后热爱上劳动,黄跃群说,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找他“走后门”了。
八分监区年龄最大的某国企老总,2015年75岁,每天跟着大家出工收工,他告诉记者,“劳动比不劳动要好,劳动了,日子过得充实一点,减少了胡思乱想,睡眠质量比以前提高很多,身体也越来越好。”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来,职务犯分监区的门诊率下降了65.8%。
记者发现,职务犯的劳作车间充满着文化气息,车间里一半以上的面积是文化活动区,职务犯在这可以进行工间操,还可以练习书法绘画,墙壁上还开设有文化交流宣传专栏,张贴着职务犯自己书写的名言警句、书画作品还有优秀家书。
都想啥?
什么都没了,想的全是亲情
冬日下午,阳江晴暖,六监区八分监区正在举行开放日活动,同样是两个小时的参观、座谈、亲情帮教,与记者采访过的其他监狱开放日不同的是,这次来的亲属比较多,每个人基本都有两名家属同时来探望,有的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也被家人搀扶着赶了过来。
2013年8月,阳江监狱对职务犯逐步实行集中关押,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表示,职务犯分散关押容易形成执法漏洞,这些“有权有钱人”容易对执法力量进行腐蚀,获得差别对待。目前六监区八分监区集中关押了全监狱六成的职务犯,其中处级及以上约30%,多数为处级以下。
温锦环表示,职务犯被捕入狱后,经历的是从天堂到地狱的过程,精神世界崩塌,家庭和亲情成为唯一的精神支撑,多数人以前基本没有时间与家人沟通,入狱后才感觉到“家书抵万金”,记者了解到,八分监区的人均书信量是其他监区的几倍,有的人入狱10个月写了30多封家信,有的仔细辨别信上的邮戳,计算着可以收到信的准确时间。在他们看来,自己现在什么都没了,唯一有的就是亲情,家人不抛弃不放弃是最大的改造动力。
不过,入狱后夫妻闹离婚的也时有发生。2015年6月,秦某(化名)到阳江监狱服刑,可是入狱后不久,他和妻子闹起了离婚。原来妻子发现了他之前微信、QQ中与其他女性不当交往的聊天资料,希望秦某给个说法,二人在为数不多的会见和通信中因此吵得不可开交,秦某觉得自己身败名裂对家庭只剩下拖累,冲动之下提出离婚。
狱警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找秦某聊天,引导他可以换位思考。“警察找了我很多次,我后来有点想明白了,就把之前的信隔几天拿出来看一次,通篇都是气话,自己做错了事还这样伤害家人……”如今,他们夫妻已经和好如初。
都干啥?
时间满满,无暇胡思乱想
早晨5:50,天微亮,阳江监狱全监舍的灯亮起,八分监区同样,12人一间房,起床,洗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吃早餐。6:45,集合,清点人数。7:00出工。10:00工间操,有太极拳和八段锦。11:30收工。12:00午餐。12:45午休。13:30起床,整理内务。14:00出工。15:30工间操。17:30收工。18:00晚餐。19:00集合,清点人数,收看电视,开展教育活动。21:00洗漱,打扫卫生。22:00熄灯就寝。
一天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登登,监狱按照司法部要求实行“5+1+1”教育制度,即5天劳动,1天教育学习,1天休息。在劳动之外的两天时间,监区引导他们建立了合唱团、太极队、书画组、民乐队,其中周五、周日可以练习书画,周三周六民乐队开锣,周六开展合唱团练习。开始时碍于面子,参加的人寥寥无几,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培养自己的至少一项兴趣。
阳江监狱《管理改造职务犯调查报告》显示,职务犯入监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较容易出现身心疾病,特别是身份转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是不少职务犯很难越过的一道坎。相比其他罪犯,职务犯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他们原本身居高位要职,处处受人尊敬,入狱后身败名裂,无疑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常常陷入无助、孤独、痛苦的焦虑情绪中,加上职务犯刑期漫长,担心自己进得来出不去,有的甚至有轻生念头。
《报告》还显示,职务犯的生活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注重面子,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表露心声,更不愿与其他服刑人员和警察深入交流,防御心理强,不容易建立信任关系。温锦环举例说,例如一名曾任广东省某行政机关处长的职务犯就是这样,因为要坐20年牢,刚入狱时他就非常悲观,总想着要自杀。
通过调研监狱发现,让他们的生活充实起来、找到新的生活目标是最紧要的工作。记者发现,年纪大的职务犯更注重身心保健,养好身体能活着出去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监区组织大家练习的工间操太极拳和八段锦是他们的最爱,闲余时间他们在监舍也会坚持练习。还有的以前没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现在可以安静下来,写数万字的人生回忆录,通过读书学习某方面的知识,还有的跟高墙外的妻子相约共同自学拉小提琴,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监狱还打算成立一个演讲团,让他们充分发挥认识问题深刻等特点,通过现身说法、辅导学习等方式帮助其找到新的成就感。(尹利勇 尹华飞 阚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