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辽宁沈阳中院制定为创新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措施

2015-12-27 14:33  来源:辽宁长安网

  为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推进辽宁省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沈阳中院在专题研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近日制定出台了《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12月15日,省法院缪蒂生院长在审阅该《措施》后批示:此《措施》制定得很好。按照“五大发展新理论”,紧贴人民法院工作实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20项工作措施具体实在,望狠抓落实。

  沈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常明在审阅该《措施》后批示:市法院制定的“加强创新改革司法研究,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等二十条措施,站位高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完全符合上级要求,符合沈阳市实际,针对性、可操作性都非常强。请认真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该《措施》立足法院工作实际,以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为目标,着眼于破除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提供司法保障,提出了二十条具体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创新改革司法研究。对涉及沈阳创新改革重点领域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预判性调研,就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与现行法律的潜在冲突以及可能存在的重大法律政策风险提出司法建议。

  二是有效助推法治沈阳建设。加强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良性互动,为全面创新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立案登记制,推进刑事速裁程序、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等重点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沈阳法院实际的庭审实质化、执行查控体系等项改革。

  四是创新知识产权审判方式。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刑民、行民交叉案件审理程序衔接机制,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专家陪审等技术事实查明制度。

  五是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法保护政府主导的重点技术成果转化、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自有技术成果转化。

  六是促进创新文化软实力提升。注重对科技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加大对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和高新科技领域的著作权保护力度。

  七是推动科技创新品牌战略。依法审理科技领域商标权纠纷案件,加强对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的司法保护,加大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力度。

  八是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涉知识产权行政案件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和对知识产权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审理工作;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金雕查控网”与知识产权局联网工作。

  九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积极稳妥审理科技领域垄断纠纷案件,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分割;妥善审理事关小微企业市场准入、财税支持、融资借贷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各类纠纷,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风险评估、法律体检。

  十是促进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对关键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诉讼态势分析,有针对性地发出司法建议和工作预警;不定期组织资深法官到科技创新园区、行业协会开展讲座和培训。

  十一是推动开放创新机制建设。妥善审理涉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案件,加强对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平等司法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招商引资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侵犯外来企业合法权益和侵害外来投资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刑事犯罪。

  十二是全力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稳妥化解国有企业改制、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和保障。

  十三是依法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妥善审理涉及“一带一路”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沈阳经济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中的纠纷案件,对重点项目落实和建设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有效化解。

  十四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依法保障金融商贸开发区和金融街建设,支持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依法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十五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妥善审理房地产、建筑施工等企业因资金困难引发的逾期交房、逾期办证以及因建设工程质量和工程款纠纷案件引发的群体纠纷案件;依法审理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纠纷案件,规范土地市场行为。

  十六是维护消费增长秩序。及时受理、依法裁判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依法制裁欺诈和设置“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

  十七是依法支持新型城镇建设。妥善处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区建设等引发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民事、行政案件,保障城镇建设有序推进。

  十八是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依法支持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依法支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三县一市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

  十九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公益林、重点水系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司法保护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案件专业审判组织,探索创新环境保护案件审理机制和法院间院际协调合作机制。

  二十是完善民生司法保障。认真审理劳动就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扎实推进远程办案、人民陪审、巡回审判、小额诉讼、简易程序适用等便民利民司法举措,充分彰显司法人文关怀。(邢家新)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