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的一天,记者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采访时得知,2015年玉屏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比增比进位。这一当地老百姓参与的测评结果,是玉屏县通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的最好注脚。
通过数据看平安:2015年,玉屏县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450件,与2014年同比减少109件,下降19.5%;破144件,破案率为32%;受理治安案件402件,查处398件,查处率为99%;共抓获网上逃犯26名,其中抓获命案积案逃犯2名,外省上网逃犯10名;制止各类苗头性群体性事件30余起;
2015年,玉屏县检察机关受理提请批捕各类刑事案件94件130人,批准逮捕85人,审查起诉131件177人,提起公诉101件137人;
2015年,玉屏县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25件,结案750件,结案率为91%。
2015年,玉屏县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53批次,845人次;完成省交办信访案件36件,办结36件;铜仁市交办信访案件2件,化解2件;矛盾纠纷4件,化解3件(1件正在化解中);重大不稳定问题2件,化解2件;在重要会议、重大项目活动、敏感节点期间共稳控重点人员3人;
……
通过成绩看付出:玉屏县平安建设成绩的取得,取决于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始终坚持“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依法治理理念;始终坚持强基层打基础;始终坚持平安玉屏建设“六项行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一把手工程”
玉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先后10余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党政班子会议专题研究。
玉屏县委、县政府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作为该县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据了解,2015年,玉屏县及时调整了政法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玉屏县政法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王俊铭任组长,县长、县综治委主任杨德振任常务副组长,县几大班子分管或联系的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对县综治办、维稳办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抽调了4名优秀干部具体负责平安创建日常工作。
同时,玉屏县各乡镇、各部门都调整充实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小部制”改革,综治工作中心由4人增加到12人。设立了69个村(社区)综治工作站,216个网格室,结合村(社区)警务室建设,均配齐了综治工作站长、网格室工作人员、警务助理、治安信息员及驻村民警。
此外,玉屏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部门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将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
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做好平安建设“六项行动”
玉屏县分别于2015年1月5日召开了玉屏县深化平安建设大会;3月9日召开了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就2015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特别是深化平安玉屏建设“六项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玉屏县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在铜仁市提出平安铜仁建设“五大行动”的基础上,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平安玉屏建设“六项行动”——“零发案”小区创建行动、背街小巷亮化行动、天网地网延伸行动、吸毒人员收戒管控行动、深化平安细胞行动、平安建设大宣传行动。
2015年,玉屏县综治委于2月、3月、6月、9月召开平安玉屏建设“六项行动”推进会,并把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落实天网建设经费、背街小巷亮化、硬化经费、“零发案”小区创建经费、落实综治经费、平安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等。
自“六项行动”以来,玉屏县共划分了“零发案”小区86个。通过大量工作开展,目前基本达到“零发案”小区创建标准的有27个,其中物业式小区6个、单位式小区6个、松散式小区15个;
由玉屏县城市管理局统筹平溪镇、林业局、住建局,结合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在道路亮化、硬化、绿化方面,2015年已亮化28条共600盏灯,硬化12条全长2710米,绿化2条;2015年,玉屏县累计整治乱搭乱建数49个,治理乱摆摊点数78个,卫生合格率达到98%,各乡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运用“一事一议”项目等,已实现通村联户路的亮化、硬化等工作;
玉屏县严格按照“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口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单位有技防、网上有管控”的要求,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完成高清监控点任务183个,卡口2.5个,整合社会资源85个,完成率分别为91.5%、12.5%、85%;
玉屏县按照“应收尽收”原则,加强吸毒人员排查、收戒和管控工作。全力收戒社会面吸毒人员,不断提高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减少吸毒人员对社会的危害,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玉屏县综治办与县组织部合作加强民情信息、民情治安地图、网格化管理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创建“平安细胞”行动,在全县以户为单位建立了3万余户“家庭档案”,以组为单位绘制了700余幅“民情地图”,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69个“民情数据库”,抓牢基层基础,筑牢平安基石。认真组织开展平安村寨(社区)、平安园区、平安单位、平安景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深化创建行动以及“走千家进万户”行动。
在平安建设大宣传活动中,玉屏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经验成效。
建设一乡镇、一村(社区)一平台始终坚持强基层打基础
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玉屏县5个乡镇全部配备了党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并按照“职能职责相近、对内统筹、对上保留”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一使用”的原则,将该县各乡镇工作任务和职责相关或相近的站、办、所整合为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民生事业服务中心、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三办三中心”,形成了“单兵种到多兵种”的整体合力,实了岗位增人、时间增速、矛调化解增效“三个增加”。2015年来,该县各乡镇共化解矛盾纠纷213件。
2015年,玉屏县6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排查、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的综治工作站,并落实了综治站长每月500元、综治委员每月200元的报酬,切实做到了人员到位、职责明确、报酬落实。
同时,玉屏县将综治工作站长明确为“警务助理”,增加驻村干部为治安信息员,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切实解决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问题。2015年以来,该县各村(社区)综治工作站与各个网格工作室共接待办事群众480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66件,最大限度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萌芽状态。为进一步提高综治工作站长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玉屏县综治办还与县公安局联合开展了村(社区)综治工作站长业务培训会,玉屏县90名综治工作站长、委员参加培训。
此外,为健全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在村(社区)全面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达到“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信息统筹化”的目标。玉屏县结合人口分布状况、地理位置、楼院布局、便于服务等因素,该县共化分了216个网格工作室,并由各乡镇统一制作网格室服务公示牌,将网格平面图、网格长和网格员姓名、照片、联系电话、服务事项等,在网格内醒目位置公示,便于服务群众;按照一格四员的标准配备了网格长、治安信息员、民生保障员和巡逻管理员,组成网格服务团队,开展“组团式服务”,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规范了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的工作。如发生的重大、紧急及突发事件,网格长由可越过流程直报政法委书记进行及时处置。
据了解,玉屏县全面推开网格化管理以来,消除了机关化工作现象,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延伸到一家一户,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区”和“真空”,实现了社会治理服务全覆盖。
始终坚持依法治理理念完善多项机制调解矛盾纠纷
2015年,玉屏县整合资源,在群众工作中心开设农口窗口、民生窗口、涉法涉诉矛调窗口、征地拆迁窗口、信访律师室和访谈室,由13个部门派人进驻,挂牌上岗,规范运行,将各部门职能有效接合在一起。
同时,坚持“民意直通、民情直达、民事直办、民诉直解”的工作原则,极大给予人民群众向党委政府提出诉求的方便,真正把大量的信访群众吸附在了当地、基层,有效地减少了人访和越级访。同时,针对影响重大、反映强烈山林土地权属纠纷以及重要会议、重大项目活动、敏感节点期间重点人员稳控问题,该县委、政府充实了专门矛盾调处组和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
玉屏县还着力完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以及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四大机制,不断转换思路、整合资源,巧用“1148”、“4×3”精细维稳做法,紧紧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重点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认真分类梳理、登记造册。按照“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原则,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定办结时限,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制,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纠纷问题事件,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接待,亲自监督处理。
2015年以来,玉屏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36起,化解819起,调处成功率97.9%;真正做到了“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乡镇”,保持了玉屏县社会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
抓特殊人群管理工作
玉屏县建立了“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通过走访登记,玉屏县全面掌握全县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户、肇事肇祸精神病等病残弱势群体以及涉军、涉邪、涉毒、重点上访户等特殊人群的基本信息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户等这类特殊人群做好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帮扶工作;采取“一对一”帮教方式对肇事肇祸精神病等病残弱势群体以及涉军、涉邪、涉毒、重点上访户等这类特殊人群进行引导帮教,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做好稳控,把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截至11月底,玉屏县共有在册社区矫正人员136人,累计接收404人,接回率、帮教安置率均为100%;共有精神病人229人,已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共有留守儿童2621人,全县各部门、各乡镇2015年来通过帮扶联系村资助留守儿童共2621人,资助金额共计30万余元。
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绝不让隐患形成现实危害
玉屏县着力加强对危爆剧毒物品和烟花爆竹运输的安全管理,积极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对枪支弹药从业单位和爆炸物品从业单位进行全面排查。
2015年以来,玉屏共发现安全隐患23处,整改安全隐患23处,查破涉枪涉爆案件3起,其中行政案件1起,刑事案件2起,行政处罚4人,确保了玉屏县无涉爆重大事故和案件发生。
玉屏县加强特种行业、休闲娱乐场所的治理,深入开展特种行业娱乐服务场所摸底排查、清理整治无证经营中小旅馆、扫黄禁赌、“打四黑除四害”、打击电游赌博等专项行动。
2015年上半年,玉屏县共清查特种行业823家次,清理录入流动人口信息4216条,出租房屋信息1860户。
同时,玉屏县深入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治理、道路交通大检查“回头看”活动、整治酒驾专项行动。严查严管“三超、三无”及“酒驾”等交通违章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2015年玉屏县共发道路交通事故541起,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2%;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5万起。
此外,玉屏县加大对消防安全领域治理。加大对各大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重点消防单位、场所安全检查力度,全面推行月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督导整改,绝不让隐患形成现实危害。
据统计,玉屏县累计检查消防单位268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3处,做到100%整改到位。
加强防范建设
做好预防工作
玉屏县继续完善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制度,做好预测、预防工作,坚持“源头治本,预防为主”原则,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对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或公共安全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事项,进行系统分析、先期预测和科学评估。
目前,玉屏县有社会风险评估专家组一组,共56人。2015年,在已确定的11个评估项目中,专家组对9个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现了维护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推进。
玉屏县督促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保卫机构,配齐配强保卫人员,强化内部治安防范,完善保卫制度和安全防范设施,预防和减少治安、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对校园及周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护校安园”安全工作要加强落实,切实做好学校和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
2015年以来,玉屏县共消除安全隐患12处,收缴管制刀具87把。
此外,玉屏县还加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始终坚持“专群结合”的方针,积极推动警力下沉,大力加强以特(巡)警队伍、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城区义务巡逻队伍、乡镇义务巡逻队伍为主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以案件多发的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防控,积极推广“6995”、十户联防等做法,确保了基层社会稳定。
目前,玉屏县组建了150人的公安特(巡)警大队,专职治安巡防队伍1支150人;城区义务治安巡逻队共计34支545人;乡镇义务治安巡逻队65支1260人;42所公办学校及6所私立幼儿园均设立了保安室,共计有保安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