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市民广泛参与

2015-12-25 21:53  来源:平安浙江网

  “积极参与平安出行、平安宣传和平安巡逻; 崇尚科学、珍爱生命、拒绝黄赌毒,拒绝酒驾;注意用电用气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诈骗等自我防范工作……”每逢傍晚时分,浙江省兰溪市天福山社区的平安志愿者便会准时“上班”,他们携带小喇叭,循环播放着平安提示。

  这是兰溪市正在开展的“警民合作大巡防”活动的缩影,也是该市“凝心聚力·共创平安”十大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据悉,该系列活动受到了兰溪市民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将平安兰溪建设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兰溪市委、市政府自2004年开展平安兰溪创建以来,一直把平安建设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工程”来抓。截至2014年底,该市已连续9年获得“平安县市”称号,成功捧回“平安银鼎”。

  2015年是兰溪市平安建设夺得银鼎后开展新一轮创建的开局之年,也是该市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夺取平安金鼎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兰溪市不断开拓创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采取了诸多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取得了民众满意、社会稳定、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效果。

  创新机制夯实平安基础

  2015年初,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在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深化系统平安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平安综治工作基础,进一步健全定期分析研判、督查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强力推进平安兰溪建设,实现平安兰溪“十连冠”。

  据悉,近年来,兰溪市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先后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例会、周维稳例会制度、大调解机制等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全市参与平安创建的良好氛围。

  兰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建荣定期查看各镇乡街道、各机关部门平安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如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到位。

  2015年兰溪市通过机制创新,出台了《2015年度“平安兰溪”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工作落实,市委政法委公开选聘了10位市民担任平安志愿者,组建“平安监督员”队伍,每季度组织综治、维稳、信访等单位人员进行督查检查。同时,“平安监督员”队伍不定时开展暗访,根据暗访情况进行交办、督办,做到每周有重点,每周有行动。

  该《办法》还对镇乡(街道)、机关部门、经济开发区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突出平安县(市、区)和平安乡镇(街道)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平安建设工作不到位、整改措施不落实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把抓平安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主动研究、主动落实、主动督导平安建设工作。

  此外,兰溪市2015年还创新建立了“三色预警”、“风险评估”机制;为编织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应急指挥和保障机制;制定《兰溪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考核细则》,开通兰溪市社会治理信息处理中心,与8890便民服务分中心合署办公,成功建立了社会治理信息采集、录入、流转、处理等工作机制。

  合成作战保护群众安全

  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公共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兰溪市围绕社会治安工作,开展了一场兼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合成作战体系建设。

  “现在街上的巡逻民警多了,主要地段都装了监控,民警出警速度也快了,这些都能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自去年开始,兰溪市公安局成立了合成作战工作室,充分发挥各警种优势,整合情报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打击效能。

  随着合成作战体系建设的不断成熟,警方的合成作战能力也日益加强,侦破速度被屡屡刷新。2015年6月,兰溪市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警方从接警到抓获犯罪嫌疑人,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刷新了最快侦破用时纪录。

  当天,市民俞女士沿着市区东风广场的斑马线步行回家,身后不远处,一辆摩托车缓慢向她靠近。当摩托车行驶至俞女士身边时,车后座上的男子突然伸手,一把抢走了俞女士手中的黑色拎包。毫无防备的俞女士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抢走拎包,逃离现场。

  兰溪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将警情第一时间传达至合成作战室,各警种发挥相应职能,同步展开作战。

  根据被害人的回忆及现场视频监控,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特征。接着,交警沿途设置关卡、巡警开展地毯式追踪排查、刑警整合信息研判嫌疑人逃跑轨迹。两名犯罪嫌疑人很快被抓获。

  据统计,2015年以来,该市公安局坚持开展“动中备勤、屯警街面”武装巡逻工作,动中备勤每天不少于10人次,街面常态巡逻不少于48人次,各派出所每周不少于5个晚上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出动巡逻警力3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2015年,该市接到各类刑事警情共计226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68%,社会治安情况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

  2015年初,兰溪市成功化解了一起历时18年的信访积案。当事人对处置结果非常满意,专程给兰溪市委政法委送来了写有“为民排忧解难,构建和谐社会”的锦旗。

  自去年以来,兰溪市按照依法依规原则,树立“历史的问题用历史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绝不留给历史”的工作理念,全力开展疑难信访集中攻坚,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和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省级挂牌的3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得到化解,市级层面共化解积案36件,镇乡街道、机关部门化解积案125件。

  2015年5月,兰溪市委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组建了市级专业调解员专家库,成立了兰溪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同时,积极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治安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衔接机制,大调解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增强第三方调解的公信力,兰溪市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基层社会力量的作用,打造了一批人民群众心中“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个人调解室”品牌,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15年7月,兰溪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现有爱家婚姻辅导中心、心舞工作室、老丁调解室等10个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工作示范点,截至2015年11月,累计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00余起。

  凝心聚力共建平安家园

  前不久,兰溪市委政法委和兰溪市妇联共同开展了“平安进万家”活动,联合推出“谁是平安侠”闯关游戏。兰溪市民只要闯关成功,就有机会获得电影票和平安“福”礼。闯关游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网友喜爱,前后2期活动,共两周时间,游戏点击量近3万人次。

  “平安创建,需要人人参与;幸福家园,需要同心缔造。”兰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国良告诉记者,“谁是平安侠”闯关游戏仅仅是兰溪市“凝心聚力·共创平安”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这项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地气,群众参与度非常广泛。比如闯关游戏,将过去的单向式传播转变为互动式、体验式传播,这样就能增强大家的参与感,调动其参与平安兰溪创建的积极性。

  据了解,“凝心聚力·共创平安”活动分为十大系列,包括“平安兰溪·我们共建共享”集中宣传活动、“守护平安”暗访督察专项行动、“利剑出鞘”社会治安大整治活动、“警民合作”平安大巡防活动、“互联网+平安”社会治理信息化推进行动、“呵护幼苗”校园周边整治行动、“安全·效益”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四小一市场”规范提升集中行动等等。

  据悉,该活动开展以来,兰溪市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生态安全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整治。兰溪市还通过开展文艺表演、治安防范宣讲等主题活动,积极调动全市群众参与平安兰溪建设,社会反响强烈,市民满意率、参与率和知晓率进一步提高,营造了“平安兰溪共建共享”的良好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