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警、检察官、法官加强管理推进平安建设

2015-12-25 21:54  来源:平安浙江网

  麋鹿、雪人、圣诞树……今晚是平安夜,你感受到温暖幸福的节日气息了吗?是不是已经收到圣诞礼物了?

  送礼的可不只有“圣诞老人”,民警、检察官、法官也都送出了“平安礼”,每一份都传递着来自政法干警的平安祝福。

  民警:送出“暖心”

  这个寒冬,什么最温暖?对于老百姓来说,失窃的财物失而复得,绝对温暖人心。

  就在前几天,浙江省杭州余杭警方将追缴到的赃物集中退还。81名被诈骗、盗抢的被害人收到了这份“礼包”,市民应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真没想到,这钱还能被追回来。”当天上午,应先生特意起了一个大早,赶到瓶窑刑侦中队,从民警手里接过了一个礼拜前被盗的6万元现金,连声道谢。

  应先生说,他是做生意的,平时包里都会装着不少现金,没想到,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惦记”上了。那天,他和朋友聚会,结果发现放在包里的钱不翼而飞。“肯定是被人偷了!”他说。后来,民警一来,不仅案子破了,钱也追回来了。应先生感叹:“平时收钱也收到不少,但这次从民警手里拿回这6万元,感觉特别不一样,两个字形容,暖心!”

  “老百姓最关心的,除了案子能不能破,关键还在于损失能不能挽回。”余杭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天,他们共发还追缴的赃物价值200多万元,“破案追赃固然艰辛,但看到百姓脸上的笑容时,就觉得值了!”

  在杭州采荷派出所里,悬挂着一面刚送来不久的锦旗,上面写着8个大字:“破案神速,一心为民”。送锦旗的杨女士说,为了追回她被盗的1万多块钱,民警们整整追踪了4个月,“全靠他们锲而不舍”。

  杨女士在杭州开了一家服装店。2015年7月,她去四季青市场进货,却遭遇贼手。报完警,杨女士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民警真把钱追回来了”。杨女士与老公一商量,一致决定要送面锦旗过来,“好警察,让人暖心”。

  检察官:送出“开心”

  12月24日,在海盐打工的小孟,提前收到了一份比平安夜的苹果更让他开心的礼物:经过9个月的努力和改变,他终于成功度过了考验期,海盐县检察院正式对他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去年10月,老家河南的小孟在海盐一个网吧结识了一个“小伙伴”。在网吧玩了一天后,两人走出网吧,一摸口袋,身无分文。在大街上漫无目的逛了很久后,他们发现街尾转角处停着一辆摩托车。“小伙伴”说,他会开锁,让小孟帮他望风。于是,两人合伙偷了摩托车。之后,他们又顺手牵羊地偷了辆电瓶车,贱卖换钱。去年11月19日,小孟在一家网吧被抓获。

  海盐县检察院未检科科长杜鹃,至今还记得小孟来检察院接受讯问时的样子:“他人看起来挺老实,不像那种混社会的‘坏孩子’,说话也很腼腆。”交谈中,杜鹃了解到,小孟初中毕业就一个人离开老家来到海盐,投奔在海盐开厂的表哥。但是,表哥事情多,根本没精力照顾他,于是他便一个人闯荡,先后在几个小服装厂打过短工。但是,刚17岁的小孟其实还是个孩子,他对将来没有长远的打算,一时手头没钱,在“小伙伴”的带领下,就做了错事。

  “他未成年就早早跨入社会,心智都未成熟,对好坏也缺乏判断力。”杜鹃说,像小孟这样的未成年人,她办案中接触过不少,只要能拉一把,都还有改好的希望。

  但是,要对小孟启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还需要小孟先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几经辗转,杜鹃终于联系上了摩托车和电瓶车的主人。得知小孟之前没有前科,还是个未成年人,他们都表示谅解:“他年纪还小,而且已经主动赔偿了我们的损失,希望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2015年3月,在征询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公安机关以及辩护人意见,各方均无异议后,海盐县检察院正式对小孟启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对其进行为期9个月的考验。同时,检察院为小孟联系了一家电子科技公司,让他在工厂里由一位老师傅带着,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帮教。

  “这9个月,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变化。”杜鹃说,9个月里,小孟每个月都会主动写信告诉“杜鹃姐姐”他的生活、工作情况,有时还会说说自己的烦心事和开心事。带他的老师傅也告诉杜鹃,他这几个月来从未迟到早退,和大家的关系也很融洽,“小伙子变得成熟稳重多了”。

  法官:送出“爱心”

  12月24日,嘉善法院解除了对被执行人王某的司法拘留,王某也从法官手里接回了4岁的儿子。今天,王某终于可以带着儿子,安心地过个平安夜了。

  2013年,安徽人老李为雇主王某配送屠宰牛肉的途中,遭遇车祸,导致截肢。嘉善法院判决,王某要赔偿50多万元给老李。47岁的老李是家中的顶梁柱,上面有90岁的老母亲,儿子还小。两年来,老李苦苦追讨,王某仅仅履行了几万块钱,剩下的大部分款项一直拖着没有付。

  临近年末,嘉善法院多次通知王某还钱,但他始终没有表现出偿还的诚意,仍然企图拖延。嘉善法院通过公安布控,终于找到了王某,并处以司法拘留。

  人是拘留了,可是王某却给执行局留下了一个“难题”———王某的儿子小华没人照顾了。原来,王某曾经交往过一个女人,但两人同居数十年都没有登记,直到几年前,王某才与现在的妻子结婚,生下小华。出了老李的事故后,王某家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妻子只好到外地打工贴补家用,留下王某一个人带着儿子。而且王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在安徽老家,也没有能力照顾孙子。

  承办执行法官徐本一接到派出所电话后,试图联系了王某的朋友,但对方明确拒绝照顾小华。要是把孩子放到福利院,徐本一又不太放心,于是,他主动揽过了照顾小华的任务。

  一开始小华认生,哇哇大哭,徐本一轻轻地将他抱在怀中,回办公室后用温开水冲牛奶喂他,小家伙这才破涕为笑。这几天,执行局的干警轮流担当起照顾小华的任务,小华几乎顿顿饭都黏着法官们一起吃。

  12月24日,法院对王某解除司法拘留,王某拿出了500元执行款。王某说,其实他宰牛的手艺不错,最近的收入也渐渐好起来了,他答应,春节前会再履行一部分款项。

  实际上,年底是法院执行局最为忙碌的时刻。对法官们来说,牺牲节假日是最平常的事。这个平安夜,执行法官当起“守夜人”,又奔波在路上……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