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上海二中院第三方评价机制工作调查

2015-12-24 08:22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你的看法对我们很重要……

  上海二中院第三方评价机制工作调查

  2015年11月3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邀请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辽宁省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代表,复旦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近40人,举行了“法院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研讨会”。会上,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受委托方,详细介绍了由其设计的评价方案及对上海二中院法官“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的评价报告。

  上海二中院为什么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评判科学性如何?评价结果对法院工作又有哪些方面的促进和推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相关调查。

  借一双慧眼多角度审视

  当前对法院工作的评价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法院现有的内部评价体系主要是围绕审判质效数据评估建立起来的,至今已开展十多年。同时,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以“网络舆论”为特征,对法院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评价方式。

  “两种评价方式,对促进法院工作而言各有其优势,也都有不足之处。”上海二中院院长顾伟强告诉记者,内部评价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评价效率高,基本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法院的审判质量效率状况,并为加强审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但这种评价体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强调的是内部管理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管理,具有明显的层级化、行政化色彩。这种系统内的自我评价,公众认可度有限,说服力还不够强。”顾伟强坦言。

  那么,网络等平台反映出的社会舆论是否能够弥补这些不足?“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便于法院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感受和评价。”顾伟强指出。不过,外部评价具有碎片化和片面化的特点,难以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法院工作的真实状况。并且,基于信息传播的特点,人们更容易接受、关注甚至传播负面信息,因而容易导致评价偏离客观真实,也缺乏积极理性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首批司法改革试点单位,上海二中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相关要求,于去年10月委托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该院法官作风素养展开深入调查。经过前期准备,该项工作从2015年3月开始具体实施,到9月27日顺利结束,前后历时7个月。

  第三方评价又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记者了解到,首先,第三方评价的过程公开、透明,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其次,第三方评价大多数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价机构在人才、理论和学术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与培训、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结果的判断等方面拥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工具。再次,透明、公开的第三方评价可以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等均置于公众的监督下,面对中立的第三方,公众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态度和诉求。

  45项指标评估法官作风素养

  据介绍,在此次第三方评价过程中,评价机构对上海二中院从2014年4月1日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至2015年3月31日一年间审结的16850件案件,按4%的比例随机抽取674件,扣除无法联系到诉讼当事人的案件,最终确定了552件评价调查案件。

  确定了调查案件之后,评价工作到底又将如何开展?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李瑜青告诉记者,科学的评价方法是采集评价指标信息的基础,也是客观公正评价的关键。为此,这次第三方评价工作首先是确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诉讼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和社区居民等六类人员。其次是结合实际形成了“综合版”和“社区版”两套问卷。其中,“综合版”包含25项指标,评价主体为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诉讼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社区版”包含20项指标,评价主体为社区居民。

  据了解,此次评价机构共发放“综合版”问卷调查581份,实际回收353份,回收率为60.76%;发放“社区版”问卷调查30份,实际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

  记者看到,调查问卷分别围绕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作风、司法形象四大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比如,在司法公正方面,“综合版”问卷设计了10个评价指标,包括“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应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法官在庭审过程中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等;在司法作风方面,设计了“法官应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提供必要的诉讼便利,尽量降低诉讼成本”“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当事人发言”等。而在“社区版”问卷中,对司法作风的评价则以“法官应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诉讼指导、风险提示、法律解释等法律便民服务”等指标。被调查者对所有指标一一进行打分,评价机构随后运用现代评价系统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采取‘李克特量表’计分,评价主体对于每一项评价指标的看法按‘5=非常满意,4=比较满意,3=一般,2=不太满意,1=非常不满意’来进行评分。”李瑜青介绍说。

  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评价机构还深入到上海二中院驻地共和新路街道随机选择了3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又随机选取了对该院法官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居民进行个别访谈。为全面了解情况,评价机构还按照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诉讼律师3个不同评价主体分别召开了3次座谈会,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

  随后,评价机构将问卷调查数据、实地访谈与召开座谈会采集的评价资料综合评估,得出各评价主体对上海二中院法官“工作作风、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再次通过预设的指标权重等路径,对所采数据逐项进行精细分析,进一步修正评价结果。

  “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角色上要做到客观公正,保证信息真实传递,依靠评价指标的合法性、科学性,来实现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李瑜青说。

  “这种评价方式比法院自身评价更加客观,话语平台更加可靠。”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开展第三方评价有助于强化司法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司法公信力就是人民群众说了算,第三方评价机制有助于建立司法口碑。”上海市人大代表钱翊梁说。专家们还指出,第三方评价还可以引导法院更多地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法院“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

  “我认为第三方评价相比以往的评价方式确实是一个改变,通过专业团队发挥其特有的优势,这是一种开拓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说。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

  华东理工大学此次提供的第三方评价报告显示,社会公众对上海二中院法官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满意度较高,总分达到85.07分。但评价报告也反映出,与公众期待相比,某些指标如裁判文书说理、法律释明等还存在不足,需要引起法院方面的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报告把问题提出来了,法院如何接招?

  “评价报告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顾伟强直言,相关数据不啻是一帖清醒剂,可以帮助法院直面问题。

  据悉,一些被访者认为,法官在部分案件(主要是行政类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案外因素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上海二中院开展深入调研,并于近期出台了《关于强化法官主体地位、促进依法公正办案的十条意见》,为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提供机制支持。

  记者注意到,《十条意见》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强化法官审判职权”,要求“除按照规定提请院庭长审批程序性事项和提交审委会讨论之外,案件由合议庭依法自主办理”。顾伟强告诉记者,目前上海二中院审理的案件均由合议庭依法自主裁决。据统计,自2014年4月二中院启动改革试点以来受理并审结的22068件裁判类案件中,除27件案件由审委会讨论决定外,所有案件均由合议庭自主裁判,法律文书100%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签发。

  针对评价报告中反映的法官履职能力存在的问题,上海二中院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根据法律规定和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新要求,专门编写了《法官岗位说明书》和《法官助理岗位说明书》,使每个审判岗位、每个审判环节的职责任务更加清晰、精确,从而帮助审判人员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

  《说明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的指引。比如在裁判文书制作方面,明确要求“撰写裁判文书时规范援引法律条文,结合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进行论证说理,归纳当事人、律师的主要意见并说明是否采纳及其理由”。与此同时,还对法官助理、承办法官、审判长等制作文书的职责一一细化:法官助理的职责在于草拟法律文书;承办法官则需要根据合议庭评议意见制作裁判文书或指导法官助理起草裁判文书,并与合议庭成员合署签名,共同签发裁判文书;审判长除了制作或指导起草裁判文书之外,还需要指导、复核合议庭其他成员制作裁判文书,并与合议庭成员合署签名,共同签发裁判文书。

  此外,针对公众反映的诉讼便民等方面的问题,上海二中院还进一步健全了立案导诉、信访接待、法律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等窗口功能,并通过加强与12368诉讼服务平台、执行事务中心的整合与联动,打造功能齐全、衔接顺畅、规范高效的诉讼服务体系。他们还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参与诉讼纠纷化解机制,力求多渠道满足群众诉求。

  “对存在的不足即知即改,但这仅仅是开始。”顾伟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同时也期待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监督法院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为公正司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你的看法对我们十分重要,我们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他说。(卫建萍 梁宗)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