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召开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

2015-12-24 15:03  来源:羊城晚报

  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12月23日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刘跃进在会上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化重点整治,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广东省副省长、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出席会议。

  会上,国家禁毒委员会通报了近年来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情况,公布了《关于调整和确认禁毒重点整治地区的决定》,取消和调整了16个地区挂牌整治和通报警示,并将6个毒品问题严重的县市区列为挂牌整治地区,18个县区市列为通报警示地区。

  刘跃进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对本地禁毒工作负总责,切实把禁毒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禁毒委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加强协作,不断提升禁毒重点整治效能。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打击毒品犯罪主力军作用,全力打好主动仗、信息仗、合成仗。要坚持群众路线,探索创新群防群治新模式,打牢禁毒重点整治工作群众根基。

  记者实地探访曾因制贩K粉闻名的惠东县白花镇

  涉毒重镇,两年未见“毒窝”

  2013年10月9日,广东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联手,1000多名警力出兵惠东,打掉盘踞惠东沿海、山区、城区的3个重特大制贩毒团伙。“10·9”行动,从此成为惠东涉毒整治的拐点。

  据了解,“10·9”行动之前,惠州因制贩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而闻名,并因此于2013年4月被挂牌整治,2014年10月,省禁毒委正式批准惠东“摘帽”。

  记者日前赶赴曾经的涉毒重镇惠东县白花镇。“后摘帽”时代,惠东已两年未发现新的制毒窝点。

  一枪打响,群众举报破36宗毒案

  现任惠东县白花镇镇委书记的周永坤就是惠东本地人,2013年5月,他接到一纸调令,一夜未睡,天亮后拎着一个包裹单枪匹马来到白花。作为本地人,他深知当地毒情。

  2013年4月,惠东因制贩K粉突出被惠州市戴上“毒帽”,5月,周永坤被惠东县委找来谈话,让他去白花镇担任镇委书记。白花是惠东涉毒最严重的镇街之一。

  上任的前5个月,周永坤花了大量的精力下到村里摸底。为争取群众支持,上任后,周永坤将自己的电话公布给群众,欢迎群众举报涉毒线索。然而,5月底到10月,4个多月里,他一个举报电话都没接到。

  没有举报,周永坤很着急,2013年10月9日,“10·9”行动一举抓获惠东三大毒枭。当晚,僵局终于打破。“当天凌晨两三点,第一个举报电话就打进来了。”周永坤说,“之前,群众害怕报复,不敢举报,现在看到真打了,才肯相信我们。”

  他告诉记者,“10·9”行动之后的几个月,他经常半夜两三点接到举报电话,这种热度一直持续到2014年5、6月。此后不久,惠东摘掉“毒帽”。

  据统计,两年多来,白花镇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39条,利用有效线索破获涉毒案件36宗,抓获吸毒人员67人,发出奖励金44.2万元。

  为了巩固成果,白花镇还对全镇户籍人口的去向、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动态信息进行收集,并按年龄段分类,层层筛选出1000多名可能涉毒的可疑人员进行管控。

  镇政府还成立了一支40人的专业禁毒排查清查队,各村也分别成立十多人的专业禁毒清查队,清查队每周定期走访排查这些可疑人员及山林果场、废旧出租屋、山林深处等109个重点部位。清查队还重点加强节假日及晚上的清查,每天凌晨零时至5时不间断对全镇辖区内重点部位进行排查清查,定期将排查情况反馈给公安机关,协助破案。

  处理15名干部,两年未现“毒窝”

  两年里,白花镇也进行了一次“自我清扫”。周永坤介绍,专项整治以来,白花镇共有15名干部因禁毒不力被处理。2014年村级“两委”换届时,白花镇对28个村“两委”新当选的168名村干部全部进行尿检。经尿检,发现有2名村干部存在涉毒行为,并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周永坤告诉记者,两年多来,镇里还将镇领导班子和派出所所长电话号码以便民卡的形式派发给广大群众。据统计,两年多来,白花镇共发放禁毒便民卡4万份,收到群众举报电话近2000个。

  两年之后,曾经的涉毒重镇白花镇迎来30多名中央媒体记者,面对媒体,周永坤熟练地列出一组数据:“整治以来,全镇共破获涉毒案件112宗,捣毁疑似制毒窝点10个,打掉制贩毒团伙1个,抓获白花籍制毒网上在逃人员23名。”

  “2013年5月23日至今,全镇未发现新的制毒窝点;‘10·9’行动后,全县再未发现新的制毒窝点。”他说。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