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20年涉互联网经典案例。
发布会上,据北京海淀法院副院长张弓介绍,自1995年海淀法院被最高法院确立为全国首批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至今,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已经走过20年。
从两间办公室到两个庭室、十个数字化法庭
据张弓副院长介绍,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之一,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在过去的20年里,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从两间办公室发展到两个庭室、十个数字化法庭,从全年收案仅有50件发展到全年收案突破6000件,占北京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的30%。
2011年,海淀法院被最高法院批准审理部分专利民事纠纷案件。
2012年,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
2013年,被北京市高院确认为全市唯一一家进行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三合一”试点的基层法院,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的派出法庭——中关村法庭。
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国知产审判提供有益参考
据张弓副院长介绍,20年来,海淀法院始终不忘“与时偕行”,通过审结一批经典案件,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审判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该院曾审理了多件“全国首例”案件,如首例署名权纠纷、首例卫星电视播放权纠纷、首例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首例抢注域名纠纷、首例搜索引擎著作权纠纷、首例博客著作权纠纷等等。
还曾审理了北影录音录像公司诉北京电影学院《受戒》电影侵犯作品专有使用权纠纷、陈兴良诉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纠纷、韩寒诉百度文学作品著作权纠纷、周志全等经营思路网侵犯著作权罪案等经典案件。
“这些案件或是关乎彼时的技术发展,或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发展动力和规范依据。” 张弓副院长表示。
20年来,海淀法院知产审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6名审判人员发展到如今的22名审判人员,并且,曾多次荣获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先进单位、北京市模范集体,多次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先后培养出以时代先锋宋鱼水为代表的多位知产法官,并为北京市各级法院输送了多名领导干部。
撰写出多份对类案裁判具有借鉴意义的精品裁判文书
据介绍,20年来,海淀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官撰写出的一份又一份说理严谨、论证充分,对行业发展和社会规则的确立具有指引意义、对类案裁判具有借鉴意义的精品裁判文书。
其中,有9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韩寒诉百度案判决书、“桂香村”老字号品牌商标权纠纷案调解书等近十篇裁判文书荣获最高法院知识产权优秀文书评比一、二、三等奖。
在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20周年之际,该院民五庭与中关村法庭共同择取涉互联网十大经典案例进行发布,包括:“全脑”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杰克琼斯”商标权纠纷案、“大众点评网”诉“爱帮网”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韩寒文学作品著作权纠纷案、“猎豹浏览器”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梦幻西游”游戏著作权、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新浪“拍客”商标权纠纷案、“极路由”路由器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滴滴”商标权纠纷案、周志全等经营“思路网”侵犯著作权罪刑事案等十个案例。
据悉,这些案例有的率先界定了信息存储空间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合理注意义务,有的率先确立了工具类软件经营者的正当商业模式,有的率先从著作权、商标权、不正当竞争三个方面对网络游戏进行全方位保护,有的率先探索了竞价排名服务商的法律责任,有的因依法打击了新型网络犯罪获评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知识产权十大案例。
其中,多案分别入选全国或北京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多案分获全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一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刘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