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姓民,执法为民;公安姓公,公平正义......”在“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中,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导向,注重问题切入,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执法机制,努力提升党委政府信赖感和满意度、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队伍荣誉感和满意度,把“三感三度”的实现程度和统一程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基本标准。
找问题:
除了“自我查摆”
还让“纠客找茬”
小李是湖州市某公司员工,2015年10月份开始,他还多了一个特殊身份,就是湖州市公安局的“十佳纠客”。“我向湖州警方提出了一条关于窗口服务的意见,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湖州警方那么重视,不但及时整改了,还给我颁奖。警方这种听得起骂声的勇气,我要赞一个!”
原来从2015年年初开始,为深度查找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公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湖州警方面向内部队伍和社会群众,组织开展了以“五查二十五问”为重点的查摆活动和“大家来找茬”活动,菜单式列出问题清单,让每一个单位和民警对照查摆勾选,梳理问题;面向社会在网上网下广泛征询群众批评、监督意见和建议,总共梳理发现问题1000余个。针对发现的问题,湖州警方也狠抓即时整改,强化刚性问责。对于意见中肯,针对性强的好建议,警方还评选出了“十佳纠客”和“十佳锦囊妙计”。
强措施:
既要“制度制约”
更要“曝光亮丑”
“找到了问题,光动口不动手可不行,重在落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湖州警方积极推出以“抓硬件建设、抓软件规范、抓领导办案、抓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抓”务实举措。
一方面,积极推进“受案与立案分离、破案与办案分离、办案与审案分离”机制改革,在全市划分新所老所、大所小所,全面推进执法办案、案件管理和物证管理等“三个中心,三位一体”建设;制发“户口迁移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违法犯罪行为法律适用与办案指引,会同检查、法院制定涉及通讯网络侵财犯罪案件办理等法律适用意见,使执法办案工作得到有效支撑。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中层干部办案制度,2015年全市各县区公安局中层以上干部办案3200余起,占办案总数33%以上。同时,湖州警方着力打好“纪律严起来、作风实起来、工作紧起来、节奏快起来、活力足起来”这套“组合拳”,在从严治警中防范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公正廉洁形象。坚持把纪律挺在法律面前、把制度挺在纪律面前,推行岗位责任清单制、项目领办亮晒制、工作巡察督导制,出台机关日常管理考核计分办法、民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正风肃纪明察暗访。对群众投诉多、来信来访多、问题反映多的“三多”单位实施重点巡察,已开展执法督察12次,发现问题170余个,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起9人,全部在“曝光栏”亮丑。
重效果:
鼓励“警务创新”
又要“务实惠民”
湖州警方连续第六年开展“惠民十大行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盼。在全省创先成立了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专门职能机构,开展“守青山、护绿水—湖州公安在行动”专项工作和“治霾318”攻坚行动,建立河道警长、市场警长、矿区警长制,排查发现食药环安全问题1200余个,食药环案件破案198起、移诉157人。
同时,在该市成立全省首个反诈骗中心,与入驻中心的电信运营商、商业银行实现无缝对接,以防范打击专业化积极应对新型犯罪职业化。运行首月,全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环比下降9.9%,损失下降32.2%;成功冻结止损案件26起、涉案资金67万余元,环比上升347%。
在警务创新上,湖州警方引入协作式公共管理理念,按照“社会组织化、组织社会化,需求项目化、项目实体化”思路,培育发展警务共同体项目300多个,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认领、警民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安全需求。“平民警官”马长林的学雷锋基地与60多家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000多名志愿者产生了相当于10个民警的工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