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平潭市法院民一庭注入了一股股新鲜血液,“老带新,新辅老”,他们不怕“一入民一深似海”的传言,尽管每年民一庭案件量猛增,尽管工作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但他们仍充满斗志,用他们的“耐心、诚心、真心”为平潭实验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司法服务。
耐心 解纠纷
“林法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2014年10月,施某泪眼婆娑地拉着林霞法官的手再三道谢。
原来,既是邻居又是远房亲戚的施某和施某某两家人经常因生活琐事频发争吵,仇怨颇深。后来,施某某在自家门口砌起了围墙,让施某的小轿车无处停放。就这样,双方在你建我拆、互相责骂,甚至拳脚相向中过了几个月。
在派出所介入调解未能解决的情况下,施某以相邻权纠纷将施某某起诉到法院。80后主审此案的林霞法官也许在他人眼里是个“小丫头”,但她却有着多年的审判经验。接手此案后,根据施某的陈述,林法官知道该案判虽易,但治标不治本,必须走调解之路。于是没等开庭,林法官就联系了当地派出所民警、村委会主任等人下乡进行调解。
尽管多次被拒之门外,但林法官仍然不放弃。她跟合议庭组成成员吴岚芳老法官利用各自优势分头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看到如此耐心的法官,两家人的亲属、邻居被感动了,纷纷加入劝说的行列。打铁还需趁热!林法官及时介入劝说,让两家人不得不被这个“小丫头”折服。最终,施某某当即表示自行拆除围墙,施某也表示愿意协助拆除并申请撤回对施某某的起诉。
“此类案件一般都是法理易断,但情理难解,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愿意花更多心思去化解当事双方的心结。”林法官如是说。
诚心 维民权
李某是四川来平潭打工的农民工,2014年5月,其因作业时不慎从三层钢管架上摔下来,被地面的钢筋直接穿伤了直肠。受伤后住院治疗,光是医药费就花了9万余元,还造成八级伤残从此落下病根,但公司仅垫付了医药费8万余元,拒不支付其他工伤待遇。事故不仅让李某近两年赚来的辛苦钱打水漂,更是让李某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了。无奈之下,李某一纸诉状将公司告到了法院。
在了解李某的难处后,主审法官吴岚芳没等开庭就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李某的公司,但均无果。最后,吴法官决定亲自走访事发的工地,并找到公司负责人。吴法官借机向其说明了具体案情并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知理亏的负责人当即表示愿意按照法律规定对李某进行补偿。次日,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李某的公司当场支付了9万元补偿金。
“以为农民工的钱不好讨,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拿到钱了。” 揣着9万元现金的李某激动地连声向吴法官表示感谢。
“部分务工人员因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法律意识,维权之路比较坎坷,因而造成有些民工选择过激的方式进行维权。”有着多年“讨薪”经验的吴法官对此很是心疼,为此,他常利用工作之余下乡走访、进工地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两年来,他共为民工追回工资、赔偿金等近上千万元。
真心 消隔阂
2015年初,施某发现自己的儿子越长越不像自己,于是越想越纠结,最后选择到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亲子鉴定。经办法官刘东海是一名有着丰富的办理婚姻家庭案件经验的老法官。在翻阅案卷后,刘法官觉得这对夫妻的矛盾主要还是双方没有彼此信任,夫妻感情还不至于完全破裂。接到案卷后,刘法官不是立刻向施某的妻子送达,而是先找施某了解情况。在刘法官的追问下,施某承认是自己猜疑心过重。原来,施某听说在自己外出打工时,妻子与前男友保持联系,于是便怀疑儿子非其亲生。
出于挽救婚姻的目的,刘法官找到施某的妻子以过来人的身份谈心,看看施某妻子对施某及双方婚姻的态度。最后,刘法官让施某夫妻各自写下对方的几个优点、缺点,希望改进的地方等,让双方平静地讲出自己的想法。
随后,刘法官以其近30年的办案经验及生活经验告诉双方,人没有十全十美,多想想对方的好,多换个立场替对方着想,学着多包容对方信任对方,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美满。刘法官的一席话让施某夫妻想起生活中的点滴,慢慢地,互相责骂的粗话变成了自我检讨的细语。
“相爱虽易,结婚却难,一段美满的婚姻需要两人的智慧与包容。民一庭的案件虽然看似都是一些小案件,但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人情世故,要做到案结事了,办案不留尾巴,还是需要真心真意地投入啊!”刘法官感慨道。(陈菁 高巧萍 翁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