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以来,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市创文办和市文明办的要求,统筹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创建措施,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检务公开、队伍建设、弘扬检察文化为抓手,不断将创文工作引向深入。
一、深入推进检务公开 打造“阳光检察”
阳光公正的司法机制是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客观需要。安康市检察院在继续坚持完善“检察开放日”、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等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上线运行的统一业务系统、全国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和“两微一端”新媒体推进检务公开,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角度的检务公开模式。
深化案件信息公开,建设透明、规范司法机制。采取案件执法环节、法律文书、案件信息网上公开,做到事务性公开与案件流程公开相结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的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共上网公开案件1763件,公开法律文书408份,进一步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体系。
强化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推进“诚信安康”建设。市院与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工程领域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推动建立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禁止或限制市场准入制度。截止目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3418次,良好发挥了失信惩戒职能。
二、培养各类人才,锻造高素质检察队伍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安康市院不断推进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以思想为根本,狠抓作风建设。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和四德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廉洁意识,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同时,严格落实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庸懒散奢”专项治理行动,作风建设没有终点。
大兴学习之风,提升队伍素质。市院党组坚持率先垂范、以上带下坚持党组中心班子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和磨练。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 “学好五本书,践行五个有”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全市检察干警全面系统学习《党章》《宪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刑法》《刑事诉讼法》,努力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法、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强化内部监督,确保文明执法。建立和完善《干警执法档案》、《干警廉政档案》,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制度,开展文明执法专项督查,让文明执法理念入脑入心,成为干警行动自觉。
三、弘扬检察文化 拓展创建内涵
安康市检察院始终坚持在检察实务中培育和提升文化力量,坚持以“务实、规范、创新、争先”为主题打造“书香检察”,以激发凝聚力、创造力为目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明风尚为目标开展各项文明行动。
强化教育培训,打造“书香检察”。2015年以来,党组中心组共举行集中学习13次,共举办政治理论培训班3期,检察业务培训班5期,邀请省院领导、市委党校专家和检察教官对全市检察干警进行了政治理论和检察业务知识系统培训,举办业务读书会21场次,举办案例研讨会14场,“书香检察”正在逐步养成。
增强精神活力,塑造检察形象。开展了机关体育趣味赛活动,“五个一”活动、举办了庆“七一”演讲比赛、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学宪法、读党章、守规矩、做表率”比赛活动和第四届市直机关体育运动会、参加了汪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张明俊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在活动中展示塑造检察形象,浓厚的创建文化氛围已然形成。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文明风尚。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义务清扫、法治宣传、扶贫帮困等活动。探索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学党章学法律”网络普法等专题宣传活动、好家长培育、举办道德讲堂等一些列文明行动,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