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卓(左)在乡村走访村民
“电视台有‘今日说法’,而我们梅州有‘小邓说法’。”曾有一名学生手捧《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对邓兴卓笑道。
邓兴卓,是广东省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松口派出所的一名“80后”民警。为了尽快与群众打成一片,来自湛江、从小讲粤语的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客家话。而为了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他不仅注意在平时的工作中向违法违规的未成年人讲解法律,深入校园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还在《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拥有了自己的专栏“小邓说法”,并借此平台为更多的学生带去法律知识。
1
心系镇上的留守儿童
邓兴卓一有空就会去群众家走访或到田间地头了解辖区情况。2013年6月,当时还在梅县公安分局桃尧派出所工作的他遇到这么一件事:4名14岁左右的在校学生偷了果农张老伯的西瓜。张老伯的大孙子小张和另外一名学生被当场抓获。
事后,邓兴卓和同事对这4名学生进行了教育,但学生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小张甚至还说:“我仅仅是拿一两个西瓜来吃而已,有什么大不了,这哪算犯法?”
还有一次,邓兴卓在走访村民的途中,看到有个未成年孩子驾驶摩托车在路上“狂飙”,遂拦下这个孩子,告诉他未成年人是不能骑摩托的,并讲解了一些未成年人因骑摩托而伤亡的事例。但是,这个孩子非但不认错,反而呛他说:“我爸妈都没管我,我不要你管。”
邓兴卓说,这两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他由此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还需要情感的关怀以及正确的引导。于是,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进入了他的视野。随着了解的深入,他渐渐发现:桃尧是个典型的“空巢”镇。像张老伯家一样,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中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其中不少孩子的心理问题突出,在校不服老师的管教,在家老人又无能为力。
“这些孩子需要有人给予他们关爱,弥补缺失的亲情,同时需要有人纠正他们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邓兴卓说。
2
入校宣讲法制教育课
从此,进校园、进村入户宣讲法律法规知识,成了邓兴卓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2013年9月,有群众报警称,桃尧某校有学生打架。邓兴卓和其他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并将参与打架的学生带至派出所调查。经查,此次打架是由该校学生卢某、黄某二人引发的。卢某、黄某二人一个月前因琐事吵架,后卢某动手打了黄某。为此,黄某一直怀恨在心,欲找机会报复卢某。邓兴卓经过多次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二人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件事,邓兴卓的名声在镇上渐渐传开了,多所学校都主动邀请他去学校给孩子们上法制教育课。
作为法学学士,邓兴卓将专业知识和身边的案例充分结合起来,将法律知识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当地师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位阳光帅气的普法民警。
“每到雨季,派出所民警就会向留守儿童宣传防溺水知识,现在发生的伤亡事故比以前少多了。”松林村村民老曾说。邓兴卓经常深入乡村、校园,给留守儿童上安全知识课。“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有个警察叫小邓,肚子里很有‘料’,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老曾的老伴补充道。
3
开设专栏为学生普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警营校园基层行”到桃尧中学探访。当时,邓兴卓刚好到该校上课,并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未成年人盗窃父母钱财的案例。
课后,在与《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编辑的交流中,邓兴卓说,他一直在思考,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敬畏法律。他的这一想法恰恰与《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以法制教育守护青少年成长”的理念相一致。该报编辑部便请他将身边的案例写出来,刊登在该报,让更多的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邓兴卓欣然同意,并开始投稿。
邓兴卓写的文章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读者们也会主动把自己想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或难以理解的法律问题反馈给编辑部。
邓兴卓帮助青少年的做法,得到了梅州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在该局的支持下,《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编辑部专门开辟了“小邓说法”的专栏。专栏开辟后,邓兴卓结合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用生动、鲜活、真实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析理。
“据我所知,在梅州公安史上,还从未有以民警的名字命名开专栏的。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邓兴卓坦言。
写专栏并非易事。邓兴卓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作为基层民警,日常工作量较大,业余时间较少;其次,在写稿过程中,他也会遇到创作瓶颈。此外,他还会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比如,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也有人说他太过功利。
不过,邓兴卓还是选择了坚持。从2015年3月开专栏至今,他已发稿20多篇,也在梅州打响了自己的普法“品牌”。
为了让专栏内容更加丰富、完善,邓兴卓还积极请教相关法律专家、教育专家,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创作能力。他的姐姐是一名小学教师,比较了解儿童心理。为此,邓兴卓经常到她家问关于儿童心理、青少年成长方面的知识。“他现在啊,比我还擅长心理学,不去做心理学家还真是浪费了。”邓兴卓的姐姐笑道。
邓兴卓说:“时间少,可以挤,别人怎么看,我也不理,因为这是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我想通过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去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一起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而努力。”(尹利勇 石崇 陈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