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监管场所集中开展对社会开放活动

2015-12-11 14:53  来源:平安浙江网

  看守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颇有些“神秘”的场所。里面的在押人员生活过得怎么样,也是他们的家属、亲友最为关心的问题。12月7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看守所,市民张先生与在此服刑的妻子见了面,并参观了整个所区后,一颗心彻底放了下来。“感觉心里踏实了。”他笑着说。

  当日,是全省公安监管场所集中开展对社会开放活动的首日。接下来,全省各地各级监所都将围绕“法治文明看监所”这一主题,同步举行开放日活动,展示公安监管场所在平安建设、人权保障等方面的水平和形象。

  在杭州市看守所接待中心,在押人员家属一进门就被触摸查询系统吸引住了。通过这个系统,不仅能查询到在押人员一天的生活作息,还能查看探视、送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我们特别重视在押人员的心理变化。”一位民警告诉记者,目前所里共配备了12名心理咨询师,对每一名新入所的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并针对个体情况,科学开展心理干预,“仅今年以来就帮助了32人”。

  张先生说,他特别注意到两个细节:一个是门口公示栏上公示的《在押人员一周菜谱》、《代购商品价格》等在押人员的饮食消费明细,而另一个细节是大厅里的检察信箱。“这说明内部管理透明,投诉也很方便。”

  与很多人印象中的拘留所不同,记者走进余杭区拘留所时,清爽的大厅、整洁的床铺、女监室墙上印着粉色花朵的墙纸,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不拘束,也不会让人感到恐惧。”一位参观者这样说。

  在这里,细节教育无处不在。在拘留所二楼,有一个特别的房间,名叫“唐氏理发室”,它是以管教民警唐金高的姓氏命名的。玻璃门上,“从头开始”四个大字特别醒目。

  “对于刚来的人来说,这里可以边理发边谈心,有助于化解他们的不安情绪。”民警介绍,对于那些即将走出拘留所的人,也可以在这里以“全新的面貌”,开始新的人生。

  据统计,全省公安监管部门通过感化教育获得各类案件线索9032条,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292起,侵财案件3969起。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