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检察院创建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示范院”

2015-12-10 14:23  来源:河北法制网

  追溯历史,河北省唐山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从1878年在中国大陆率先采用西法开凿矿井之始,科学技术在唐山人的思想观念里就从未缺失。对于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唐山检察人来说,科技强检是深入骨子里的朴素认知。

  “唐山要发挥基础优势,科技强检先行一步,在科技保障执法办案方面争取创新和突破”。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童建明对唐山检察机关提出了殷切期望和郑重要求。

  唐山市检察院始终把科技强检当作保障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特别是最高检部署创建科技强检示范院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四方面72项标准,科学谋划、统筹实施,贴近实战、强力推进,至今已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平台、六大系统。一个平台,就是一个网络管理平台:“唐山检察云”, 采用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技术,在市院机关建设数据中心,为各应用系统信息资源提供数据交流和共享平台;六大科技保障系统分别是:案件突破保障系统、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系统、诉讼监督保障系统、机关运转保障系统、队伍建设保障系统和基础应用保障系统。 基础工作,一直在做 耕耘必有收获。11月19日,全国检察机关电子检务工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唐山市检察院获评全国首批“科技强检示范院”。

  早在2000年,唐山市检察院就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科技强检工作领导小组,将科技强检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谋划和发展。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调度会,把科技强检具体为“科技应用度”关键指标,列入各院、各部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全市检察机关做好科技强检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常议常抓常考的良好运转态势。

  立足于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强检信息化工作布局,唐山市检察院以市院机关为龙头,加紧构建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完成了“唐山检察云”数据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并依托检察内网、等级保护网、互联网“三网”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远程部署、远程指挥支援、远程视频接访、检务保障等“一站式”解决。

  先进的平台需要有健全的配套措施。唐山市检察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发展三年规划》、《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完善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规定》、《关于强力推进科技强检示范院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检察技术与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则、科技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流程,精心组织科技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障工作,确保各类设备与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为检察办公、办案、管理提供了有力科技保障。

  人才保障,厚积薄发 高科技的运用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唐山市检察院院在抓科技强检建设中坚持人才先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科技建设队伍。

  选人才,组建专业化技术团队。通过专门招录、全市遴选、人事代理方式,把精通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到检察队伍中。三年来,共有 22名同志被调整充实到科技信息管理部门。

  抓培训,提高队伍整体技能素养。先后组织检察技术人员17批次360余人次参加最高检、省检察院组织的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日常工作中,还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每年集中时间组织全市信息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与技术比武,积极营造全市科技强检工作比、学、赶、超氛围。 请专家,引进外部智力资源。为把最前沿技术成果应用到检察工作中来,跨越式推进技术应用水平,唐山市检察院主动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进行咨询、把关、论证和共同研发。LVA情感语音分析系统就是与以色列阿尔伯特博士深度研发的成果。

  “示范”创建,强力推进 自最高检部署创建科技强检示范院活动以来,唐山市检察院举全市之力、集全员之智,强力推进示范院建设,将科技强检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党组成员上一线。唐山市检察院把科技强检纳入党组工作日程,围绕科技强检示范院建设纲目,每一名党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抓专项、专项抓,带头攻坚克难。在侦查信息查询平台建设中,市检察院党组每名成员都包干负责3-5个相关单位,主动联系协调,与全市28家单位签订信息共享协议,形成了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直连查询、与金融机构和公安系统的绿色通道信息查询、与经济监管单位的快速通道查询、与党政机关的人事信息拷贝查询等4种信息共享和利用模式。

  配强专业力量。为切实保证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工作落实,各基层检察院按照市检察院模式,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项创建办公室,主要承担全市两级院创建工作的规划、建设、管理、应用、保障等工作,为全市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

  倒排工作进度。按照“同步推进、全面提升”部署要求,唐山市检察院将科技强检示范院72项创建标准逐个细化、分解为办案、办公、队伍建设、检务保障、检务公开等8大类 110个专项,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工作标准,逐月调度、扎实推进。由信息技术部门人员组成专门督导小组,按时间节点逐院督导,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加快科技建设。三年来,唐山市检察院为建设六大技术保障系统做了大量工作。案件突破保障系统,完成了19个办案工作区网络升级改造、14个侦查指挥中心建设,引进了身心监护仪、美亚硬盘取证魔方和美亚手机取证大师、瑞源电子物证现场勘察工具等一系列侦查科技装备;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系统,完成19个案管大厅建设,引进便携式同步录音录像及赃物库二维码监管设备;诉讼监督保障系统,完成远程视频接访、诉讼监督远程指挥平台建设;机关运转保障系统,建立检委会会议、网上公文传输、电子邮件、专线网网站及信息发布平台,完成网络安全认证、电子检务、电子门禁建设;队伍建设保障系统,建立干警行为管理平台、网上绩效考评平台、检察队伍数据库;基础应用保障系统,完成了检务公开大厅、外网门户网站、专网高清视频会议室、司法鉴定实验室以及检察云数据中心升级建设。

  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唐山市检察院按照“建为用”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自侦办案、诉讼监督、机关管理、队伍建设由传统型向科技化转变。 在案件突破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年来,共受理侦查信息查询416件次,利用手机、硬盘等电子取证220余次,利用以色列LVA语音情感分析仪测试29次,利用各种侦查信息装备优势,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66件414人,案件初查保密性得到大大增强,案件侦破方向更加精准,一举突破一大批大案、要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在规范执法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年来,共完成全程同步录音录像4700余小时,确保依法规范文明办案。利用先进的二维码技术对涉案款物进行全程、动态监管,确保涉案款物保管安全规范。利用集远程指挥、监督、观摩于一体的诉讼监督远程指挥系统实时指挥、实时监督,成功指挥、监督庭审活动36次,组织网上观摩12次,诉讼监督更加及时高效。受理行贿档案查询1.6万件次,为确保公平招投标、政府投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发挥国家级司法鉴定实验室作用,出具法医鉴定612份,司法会计鉴定37份,文检鉴定107份,痕迹检验鉴定2100份,运用技术性证据审查改变原鉴定结论18例,3名当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有效防止了冤假错案发生。

  在机关管理、队伍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检委会会议系统、网上公文传输、电子邮件等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快递和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网络化。利用信息发布系统及短信发布平台,迅速将机关内部公告、通知、值班信息推送给每名干警的移动终端。将检察科技应用与检察队伍管理有机结合,利用网上绩效考评系统,通过目标管理、节点考核、动态监督、过程控制等新手段,科学评价和检验干警工作实绩。 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年来,利用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法律文书1937篇,发布程序性案件信息8220条,重要案件信息82件,公开率达100%,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利用两级院检务公开大厅、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接待上访群众5900余人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73起。利用“一网两微一端”、“唐山检察”官网发布信息482条,官方微信发布信息1400余条、粉丝1150余名,官方微博推送信息7756条、粉丝2500余名,网站访问量达数万次,在全国检察院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选中,2014年唐山市院检察微博影响力名列全国检察系统第三、地市级第一。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