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天津高院立足审判实际 积极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2015-12-08 09:10  来源:人民法院报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里有一支优秀、团结、高素质的团队——立案一庭。近年来,该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从细微处入手,立足审判实际,创新服务方式,改进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的立案服务。

  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里有这样一群法官,他们人人都是“多面手”——立得了案、保得了全、开得了庭、接得了访,审判管理也在行。

  这群法官来自天津高院立案一庭。立案一庭现有在职人员17人,主要负责全院立案登记相关工作,审查审理部分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民事抗诉案件、行政不予受理上诉案件,裁定并实施诉前保全案件,以及监督指导全市法院立案工作。立案一庭坚持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工作主线,以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求真务实,服务群众牢记于心

  “我的事情不符合规定,不能立案,人家法官都和我说清楚了。咱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虽然没能成功立案,当事人刘大姐却毫无怨言地离开了天津高院的诉讼服务大厅。

  接待刘大姐的是立案一庭的毛文萍法官:“当事人需要的更多是倾听。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让他们讲完。心里没怨气了,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目前,天津高院诉讼服务大厅内共设有八个服务窗口,其中一至四号服务窗口由立案一庭负责,每个窗口都由一名法官负责具体工作。当事人只能从窗口外看到法官们满面的笑容,却看不到窗口下满满当当的办公桌。桌上摆放着法官们要做的所有工作材料,包括待立案件、待移送卷宗、要送达的文书、各类登记簿册等。对于负责窗口服务的法官来说,窗口是他们的新办公室,而他们原来的办公室已变为他们的更衣室。

  诉讼服务大厅的一号和二号窗口主要负责一审及上诉案件的立案登记。法官们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上诉、申请,及时立案,坚决避免拖延和“抽屉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法官们则耐心做好立案提示和告知,帮助和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三号窗口主要负责流程管理,积极为审判做好服务。在诉讼材料移转方面确保当事人所提交的基本情况材料规范、齐全,立案后及时按顺序整理成卷移交审判庭。在案件分理方面,做好案件大类的分理,涉及关联案件、疑难案件时,及时与审判庭沟通,确保案件能被有效受理。四号窗口负责的则是申请再审案件和申诉案件的受理审查。

  立案一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采取多项便民利民措施,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诉权,确保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

  截至2015年11月20日,立案一庭通过这四个小小的窗口共收案4347件,受理各类案件931件,包括申请再审案件384件,二审管辖案件230件,行政二审案件等185件,民事抗诉案件40件,诉前保全案件40件,其他案件52件。其中已结案件713件,结案率达76.61%。庭结案数目前排名全院第一,庭结案率排名第四,有六名法官的个人结案数位于院前十名。

  处理当事人通过邮寄方式送来的要求立案的材料,组成了立案一庭立案工作的另一部分。该庭每年大概处理七八百封邮件,登记邮件用的登记本一年就要用两本。打开立案一庭用于储存信件的柜子,一堆花花绿绿、来自天南地北的邮件映入眼帘。每天工作人员都需要将每一封信件认真地阅读,登记在册,详细记录下信件的时间、当事人姓名、要求及具体的处理意见。

  对于当天收到的邮件,工作人员必须当天处理,材料不齐全的告知当事人补充材料;过了申请再审期限的对当事人进行解释;无法电话联系到当事人的再将处理意见回复回去……负责登记的王双伟法官笑着说:“我们麻烦点没事儿,就怕过了诉讼期限,耽误了当事人的事情!”

  开拓创新,立足本职锐意进取

  “只要不涉密,能够在微信群里解决的问题,我们就都解决了。平时尽量少开会,少发文件。”常庭长笑着说。

  这个名为“立案群”的微信群始创于2013年5月,随着时间的推移,群成员由最初的21个人增长到了101人——除了全市各级法院的立案庭庭长之外,很多基层法院主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也纷纷加入进来。

  微信群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立案一庭用微信群来下发高院通知、相关提示;同级法院之间用它来进行沟通交流,;法官个人则用它来学习业务知识。微信群有效减少了召开会议的次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立案一庭还通过庭务会和业务研讨的方式,加强对疑难案件、敏感案件、法律适用等问题的研讨,结合全市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指导方式,形成司法共识,统一裁判尺度,变个案指导为类案指导。

  从细微处入手。着眼解决新问题,根据实行立案登记制后、管辖权异议案件增多的事实,不断规范管辖秩序。认真学习民诉法司法解释中管辖制度的修改与适用,对于审查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例通报等形式,统一全市司法尺度。对于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要求中院发挥其协调职能并同级协商、逐级上报,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协商机制。

  立足审判实际。针对法院难点、重点问题,2015年共完成调研报告2篇《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2014年度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统计分析及审查情况报告》和重点调研课题《关于立案登记制改革的调研》。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在去年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起草了《保全担保若干问题的审委会纪要》。为进一步规范财产保全担保工作,切实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担保形式、及时解除、监督等五方面细化了保全担保工作,妥善处理保全担保相关工作。

  团结协作,同心合力运转高效

  在采访中,常希宝庭长经常这样形容立案一庭:“我们是一个团队。”管理大师威廉·戴尔将团队定义为“一个联合而凝聚的团体”。这个由17人组成,平均年龄42.1岁,包括6名硕士研究生、9名大学本科生、2名党校大学本科生的团队,2015年面临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将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前期准备工作迅速周密。4月17日,也是最高法院召开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视频会议的第二天,立案一庭即召开全市法院立案庭长会议,就登记立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研判。4月19日、4月20日……直至5月3日晚上,立案一庭都在忙碌着。组织召开全市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推进会,加强指导,深刻学习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上来,分析研判立案登记制改革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深刻影响,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向院党组进行专项汇报,加强与党委、政法委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广泛支持。印制立案登记制宣传材料,制定媒体宣传工作方案,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消除部分媒体和群众对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不当理解。统一相关文书样式的起草和登记立案工作流程,并下发全市法院统一适用。5月4日是全国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市法院登记案件数出现了大幅增长,当天共登记案件1353件,较4月份平均日立案数增加了297件,增幅28.13%;其中依法不予登记案件12件。当晚,立案一庭就汇总了全市各级法院当天登记立案数据及工作情况,并及时做了汇报。

  后期推进工作稳步进行。立案一庭根据每日登记案件的数据对其构成、特点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全市法院登记立案情况实行“日报告、周分析、月总结”制度,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汇总全市各级法院登记立案数据及工作情况,多次召开全市法院立案庭长会议,就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专题调研,及时解决。

  实行登记制后,天津法院立案制度运行总体平稳,登记立案秩序良好,立案一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成绩背后是每个人的辛勤劳动。面对30多项任务,在没有要求和命令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选择了自觉主动加班。

  注重培养,全面提升打造队伍

  “来,小李,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案件的法律适用有点儿问题……”

  这一幕发生在立案一庭的庭务会上。其实,李阿鹏并不是此案的书记员;不过只要有时间,他就可以选择参加他感兴趣的庭务会,学习交流经验,发表意见看法。

  立案一庭始终将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与时俱进,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切实把现代诉讼理念融入审判工作各环节,共同努力创先争优。

  敬业向上、严谨务实。对于申请再审的所有案件,立案一庭都一一调取案卷,开庭审理,对疑难案件则召开庭务会进行讨论,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树立文明公正形象,以形象公正带动司法公正。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登记立案工作的全过程中,始终以热情的态度、真诚的服务对待群众。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杜绝对待当事人“冷横硬烦推”等问题的发生。

  自由活泼,团结关爱。生活中的立案一庭退去了法律的严肃,办公室里也会充满欢声笑语,气氛和谐融洽,更像一个大家庭。60后的老法官们兢兢业业,为后辈提供经验、给予指导;80后的年轻法官们积极努力,主动承担责任。立案一庭还注重对青年法官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年轻人对案件发表意见,扩大庭务会以及与下级法院研究案件协调会参加人员的范围。

  不懈的努力,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立案一庭在多年取得荣誉的基础上,2015年又将是个丰收年!(祖先海 吴玉萍 王双伟)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