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清理缴获的假证
“办证138……”、“本公司能为您提供格式各样的证件,联系电话:135……”公交站牌、街头巷尾公然喷涂着各类“办证”广告,一些网站明码标价发布假证的买卖信息。无孔不入的“办证”广告不仅像牛皮癣一样破坏市容市貌,也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严重冲击着社会诚信体系。面对屡禁不止的制贩假证违法犯罪活动,浙江省金华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宣传,严厉打击,破获了一批制贩假证案件,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日前,记者到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制贩假证可被追刑责
金东公安分局办证中心主任何升华:2015年,金东公安分局共办理制贩使用假证案件14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这些案件基本上都是日常户籍办理、暂住证办理、车管所及二手车交易市场发现的。其中有伪造出生医学证明、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也有伪造组织机构代码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可谓种类繁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意识淡漠,对自己的行为违法性认识不足。这是此类案件大多数嫌疑人的想法。他们明知刻制印章需要到公安机关审批,却心存侥幸,认为此类案件上升不到刑事犯罪的程度。
李某某是某公司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导的授意下,为提高公司资质,找人伪造技术职称证书,指示员工提供个人照片及相关材料,员工明知是为了伪造,仍然提供。李某某及员工的行为已涉及违法,但他们认为这是公司行为,跟自己无关。这显然是对法律的误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识,许多使用假证的当事人在被发现后还理直气壮,甚至无理取闹。金东公安分局岭下派出所办理的一起案件便是如此。6月30日,王某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业务,当民警要求他出具无房证明材料时,他态度恶劣,在民警的说服下,他说去拿材料,并要求当天一定要帮他办好。民警为其加班办理时,发现他的无房证明是假的。当告知不能办理时,他又与民警争吵起来,认为自己没做违法的事,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了法律。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政执法指导大队大队长徐国民:制贩假证案件隐蔽性强,嫌疑人往往通过互联网发布广告,或者在小区楼道内张贴小广告,招揽生意。伪造好之后,通过网络进行联系,运用快递发货,多数当事人并不见面,给案件的发现以及取证增加了难度。
多管齐下,发现甑别假证
婺城公安分局办证中心主任杜娟:2015年以来,婺城公安分局各个户籍窗口发现使用各类假证有31起。
对于在窗口一线的工作人员,为了提高他们识别真伪证件的能力,在每个窗口配备了相关的核验器材,并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各个窗口能熟练掌握核验方法。就说4月1日那天,塔石派出所户籍窗口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前来办理出生申报的刘某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有造假嫌疑,马上与出生证显示的发证机构联系,通过进一步核对,确认了刘某所持证明系假证,对刘某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人口信息核查及人像比对,对发现有问题的户口或身份证件进一步进行查验,不放过一个疑点。2月16日,居民张某来办证中心补办身份证,民警发现其与之前的照片有些差异,对其查证后得知,先前他的身份证是用其孪生弟弟的照片补办的。张某因使用虚假材料骗领身份证,受到警告并被罚款200元。
6月底,针对使用伪造无房证明现象抬头之势,我局主动与房产交易中心联系,掌握核查方法,发现了一批因不符合条件而弄虚作假开具假证明的情形。雅畈派出所在组织专人核查无房证明之后,又成立了专门的查处组,对发现的假证及时进行查处,有效地震撼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无房证明办理户口迁移的企图。
何升华:在工作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进行外网核验。6月,针对农村股改引发的户口迁移热潮,主动与房产交易中心联系,学习掌握外网核验市区无房证明真伪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密切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婺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冯斌:2015年以来,特别是五六月份,婺城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及派出所民警在办理非转农户口迁移的过程中,发现多人使用伪造的无房证明,治安大队在接到移交案件后,牵头组织开展了打击使用伪造无房证明的专项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涉及分局7个派出所,有效的打击了使用伪造无房证明的犯罪行为。
通过审讯使用假证的犯罪嫌疑人,从而获取其关联购买假证的途径、购买价格、联系方式、收货方式等情况。抓获制贩假证犯罪嫌疑人聂某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白龙桥派出所民警在办理蒋某使用假证案件中,通过对其相关信息分析,结合蒋某购买假证过程的回忆,最终锁定制贩假证人员聂某,并及时将线索上报治安大队开展专案经营,9月26日,将其抓获。为了广辟案源,主动出击。社区民警、协警对辖区内一些小区、电线杆、马路边上等地贴有办理各种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等证件的小广告进行排查,共收集联系电话50余个,经初步研判后,筛选重点嫌疑号码开展专案经营,适时打击。同时对历年被打击处理的制贩假证犯罪嫌疑人员进行梳理,列为重点人员管控。2015年以来,分局共破获制贩假证刑事案件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摧毁制证窝点2个,收缴各类假证件、假印章2000余件。
何升华:在打击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信息互通,对制贩假证的线索及时传递通报,对破案条件成熟,及时查处。对外,加强与行政执法等部门沟通配合,对工作中发现的假证广告,及时通报行政执法部门。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打击制贩假证工作,告诫群众买卖、使用假证是违法行为,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并鼓励市民检举揭发。
齐抓共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徐国民:一些犯罪分子也是假证需求者,为了外逃或违法事件的需要,他们往往需要假身份证、假护照等做幌子。这部分人一旦拥有了假证,往往就会给社会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假证经济”危害巨大,影响深远,而且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行骗、洗钱的路径。造假者获得了大量的金钱,购假者获得了所需收益。而他们失去的是诚信。一个社会诚信的失去,是假证对社会最大的危害。为此,治理假证,不但要从打击假证制作源头做起,而且还要从防范体制漏洞做起。
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其将加大宣传力度,在重点地区制作宣传横幅、广告标语,明确公安机关打击制贩假证的坚强决心,以政策攻心方式,教育、震慑心存制假造假图谋的不法分子。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比如在户籍窗口制作警示牌等,杜绝购买源头,遏制买方市场。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声、屏、报、网等各种新闻媒体,适时曝光制贩、购买、使用假证章典型案例,并号召群众揭发检举,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不法分子。在搞好宣传的同时,还要严密防范,打压制贩假证的生存空间,切断交付渠道,对于重点地段进行巡逻,定期联合行政执法局对街面、车站等小广告进行清理,切断假证的流通渠道。
公安部门将继续保持打击假证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建立长效机制,以捣毁制假窝点为重点,通过端掉一批地下窝点,达到“打一点,清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