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贵州省高院按照“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平台。目前,全省99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2014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58万余件,同比上升20.8%。2015年11月24日,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作为全国10家高院代表之一,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在会上专题汇报了贵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强化服务设施,凸显便民利民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技化要求,全省法院投入2500余万元新建、扩建和改建诉讼服务中心16850平方米,实现“诉”与“访”场所的适当分离。
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建的审判大楼,建成1000余平米的诉讼服务大厅,配备了10间接访室、5间调解室;许多法院对诉讼与信访场所实行分开设立,实现了“诉”和“访”工作场所上的隔离。同时,诉讼服务中心内设立导诉台、立案、信访接待等开放式柜台,确保诉讼有人引、咨询有人应、电话有人接、材料有人收。配备复印机、传真机、POS机、自助查询机等便民设备,供来访群众使用。
强化程序规范,凸显公开公信
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制定《关于依法处理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细则》、《关于登记立案的实施细则》、《国家司法救助实施办法》、《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规则》等文件,对登记立案、司法救助、信访事项等的办理程序、条件、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电子触摸屏、显示屏等公开立案、审判、执行信息。
此外,还开通全省三级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提供案件查询、联系法官、诉讼咨询、投诉举报、意见建议、心理疏导等人工服务和语音自助服务。该服务热线自2015年1月开通以来,已接来电4万5千余次。
强化服务意识,凸显司法能力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升服务形象,让群众感受到有尊严的诉讼服务,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着制服并挂牌上岗,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语言规范、态度真诚、热情周到。通过流程梳理和程序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地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能一次办完的绝不让当事人跑第二次。
同时,加强法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诉讼服务中心大厅环境温馨舒适。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公开承诺各项服务的时间、期限、要求、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多元机制,凸显矛盾化解
依托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司法审判功能互补、良性互动、诉调对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机制,如清镇市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实现诉讼服务中心与调解对接中心的无缝衔接,2015年以来已将150多件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大力开展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全省法院实现了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互联互通。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信访工作律师法律服务点,探索引入第三方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报,2014年,贵州省进京访同比下降31%。
强化人员配置,凸显法治窗口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优化配置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引导和支持群众依法理性维护权益,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法院展示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司法作风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的窗口。
与此同时,把诉讼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地,各级人民法院新进人员与年轻法官有计划地到诉讼服务中心接受锻炼,了解社情民意,服务涉诉群众,着力提高年轻法官做群众工作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