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着力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打造过硬服务队伍,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切实提升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绵阳市地方税务局以法治绵阳、平安绵阳、和谐绵阳建设为契机,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全面加强法治地税机关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地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川省绵阳市地方税务局荣获全市首批“市级法治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系统有12个单位被依法治省办、省法制办确定为“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单位”;市地方税务局何玉蓉科长被评为全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截至2015年,全市地税系统已创建国家级先进集体4个,省、市级文明单位35个,全省地税系统“最佳办税服务厅”3个,市地方税务局获评“四好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和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党组在省地税局和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依法治税这一根本原则,将依法治税这一生命线贯穿税务工作始终,全面加强法治地税机关建设,不断提升全系统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执法理念和依法服务管理水平,推进了地税工作创新发展。
创新平台 优化税收法治环境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着力优化税务法治环境。通过在地税内、外网站上开设“法治绵阳建设专栏”,向系统干部职工和纳税人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公共法律知识;通过开设“普法园地”专栏,搭建税收法律法规和公共法律知识宣传平台。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地税内外网站开设了“新常态新税风”主题版块,宣传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利用市区公交车途经繁华区域优势,在其车载媒体语音视频系统滚动播放税收法律法规,扩大受众面;利用楼宇电视平台广泛宣传税法,每天不定时滚动播放税收FLASH、自拍法治微电影《假发票现形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抓实“法律七进”活动。绵阳市地税局专门组织业务骨干,选取绵阳市银发高级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四川凯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0余户小微企业,开展“税法进企业”活动,为企业上门宣传优惠政策,确保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全系统“税法进社区”工作深入扎实,市地税局二分局联合科创园区上马社区,给40余户个体工商户发放《个人纳税指南》等宣传资料200余份册,受到纳税人好评。“税法进乡村”、“税法进学校”、“税法进寺庙”、“税法进军营”等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互动交流 健全依法解决问题机制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针对税务疑难共性问题,着力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及问题解决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各类问题。
市地税局搭建起政策法规业务互动交流平台并负责业务供给端的管理,系统各局(直属分局)负责业务需求的发起、上线及业务需求端管理,业务交流平台主要以QQ在线交流的方式进行,系统各局(直属分局)业务需求端管理人结合地税实践,即时在线提出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业务问题,与其他需求端管理人互动交流,并各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见解和拟处理意见建议;市局负责及时下载、收集、整理需要解决的疑难业务问题及相关处理意见和建议;建立问题解决机制,主要由市局政策法规部门对收集的各类业务问题,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对政策法律争议较大的,经请示上级后,制定解决问题的处理意见;市局政策法规部门将问题解决方案梳理后分为“两类”,即:可明确为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执行操作的以政策业务指引的形式下发;对不属普遍适用的明确为个案解决方案,为系统各局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决策参考。
顾问制度 防范重大决策风险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以法治单位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有力有效防范税务工作重大决策风险。
该局按照省、市要求,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出台了《绵阳市地方税务系统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明确了法律顾问日常管理部门的职责,法律顾问的聘任条件、选聘程序及工作职责,细化了法律顾问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绵阳市地方税务系统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的出台,为规范全市地税系统法律顾问工作,建立健全决策法律咨询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及行政决策水平和推进依法治税提供了强力保障。
协同监督 实现倍增效应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实际操作等入手,力求全面减轻基层负担,合力消除多头多次重复检查痼疾,逐步形成对问题查处、责任追究、整改落实的执法督察与执纪监督协同机制,放大监督效力,实现倍增效应。
在严格执行所有涉税执法监督检查实行归口管理的同时,该局统筹谋划同步实施税收执法督察与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协同实施执法督察与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强化了税收执法督察和审计成果转换,既提高了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又有力地促进了审计效率,促进了税收执法规范化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
该局将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检查任务与具体指标,按照业务口径分为财务审计、税收征管、税政执行、收入计划、税务稽查等5个类别,依照部门职能职责,与税收执法督察重点抽查所要求的检查项目“加在一起”,同步分解落实到市局相应科室,协同实施执法督察与经济责任审计;从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实际操作等入手,通过协同实施执法督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减轻基层负担,合力消除多头多次重复检查痼疾,切实践行和巩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基层单位的执法督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形成对问题查处、责任追究、整改落实的执法督察与执纪监督的协同机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被审计的干部及所在单位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明确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放大监督效力,实现倍增效应;针对薄弱环节,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逐类、逐项、逐人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并按照相关规定将审计结果报告存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个人廉政档案。
规范行为 依法行政监督到位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着力防患未然,扎牢督察制度“笼子”,有力有效规范执法行为。
该局制定了以明细执法督察职责、强化执法督察责任追究为抓手的《绵阳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执法督察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严明执法督察工作纪律,规范税收执法督察行为。结合基层税务机关需要,修订印发了《绵阳市地方税务系统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落实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提高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自2015年1月1日起,市局设置了专门的税收执法督察机构,对全系统行政执法实施督察,通过细化督察方案,明确督察途径,确保组织、培训到位;通过严格督察审理,明晰督察轨迹,确保程序到位;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问题根源,确保结果运用到位;通过实行组长负责制,统一尺度标准,确保责任追究到位。仅2015年初专项督察,就督促去年重点督察的5个被督察单位逐类、逐项、逐人全面落实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并依照相关规定依法作出了处罚。
主动作为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绵阳市地方税务局在扎实开展法治单位建设、法治宣传、依法治税工作的同时,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服务绵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
全系统按照市局部署要求,深入扎实开展法治单位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工作,为纳税对象提供全方位服务。2015年9月,绵阳市地税局又携手人民银行绵阳支行、市科知局、市国税局、市财政局,联合推出“科创·税e贷”金融产品,该产品的设立旨在深入贯彻绵阳市委市政府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托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库网平台,依据企业信贷状况,综合参考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税款缴纳等信息,是为满足绵阳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而推出的一款金融服务产品。绵阳市地税局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定期向人民银行提供绵阳市境内企业涉税信用信息。截至目前,已向人民银行提供了2014年度信用等级评价为A-C级的3200余户企业的涉税信息。截至11月3日,该金融服务产品已根据绵阳市地税局等协作单位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发放贷款1.245亿元,为搭建“绵阳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网”和融资对接平台,共同建立信用评价和运用机制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绵阳市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彬表示,绵阳市地税系统将乘法治中国、法治四川、法治绵阳建设强劲东风,加强班子建设,打造过硬队伍,继续将依法治税、依法行政贯穿整个税务工作,在依法征税的同时,主动作为,全方位服务好纳税对象,同时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大力培植税源,为中国科技城绵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