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老潘的草原大爱
记内蒙古达茂旗基层检察官潘志荣
老潘真“轴”,朋友们这么说。
“他一回家就话特少。”老潘的妻子这么说。
老潘叫潘志荣,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下称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检察官。
老潘“犯轴”的地方多的数不清:曾经,单位分房,本享有分房资格的他主动让给了其他同事,而他们一家却栖身单位的门房;本来家中就很拮据,他更是“月光族”,因为,每到工资到账时,他总会第一时间资助他的那些“穷朋友”……
与在家不愿多说一句话相比,工作中的老潘语言极其丰富,身为一名汉族检察官,他的蒙语、蒙文运用得十分熟练,这让牧区的牧民兄弟很是钦佩,《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跟着他下了牧区,见到了他神采奕奕的一面。
牧民的好“安达”
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老潘接到一个电话,牧民巴图斯楞要请他吃饭。老潘说,其他人的饭可以不吃,但这顿饭必须去吃。
油路变石子路,石子路变土路,土路变羊肠小道,经过140公里的跋涉,老潘到了巴图斯楞的家里。
巴图斯楞老两口有5000亩草场,但草场位于几个高低起伏的山包上,雨水好的年景,草场上稀疏的牧草尚能供牲畜啃食;干旱年景,这片草场,人畜都无法生存。
2014年年底的一天,巴图斯楞通过老潘自制的蒙汉双语“检民联系卡”与其取得了联系,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这事非本职工作,老潘完全可以不管,但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让他操起了心:放心吧,我找水务部门解决。
此后,老潘三番五次找旗上水务局的领导软磨硬泡,硬是为巴图斯楞争取到抗旱扶贫的专项资金,确定了打井事宜。
这顿饭,是巴图斯楞对老潘的专门感谢。
牧民图布沁表达对老潘的感谢,是草原沙葱成熟时,给他捎上几罐腌制好的沙葱。事情还要从20年前的一场冲突说起。1996年,图布沁酒后与邻居额尔登发生冲突,将其打伤,公安机关立案后,图布沁以家庭困难为由,不愿赔偿医药费。
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后,老潘操着流利的蒙语与图布沁唠起了家常:你跟额尔登是一个民族、一个嘎查(行政村),都有扯不断的蒙古族血脉,我一个汉人还能跟你们和谐共处,你们咋就不能好好相处呢?
这番话,让倔强的图布沁低下头,并表示愿意赔偿额尔登的医药费。
此番谈话后,老潘嘱咐图布沁,有困难就找他。
没钱买草料,老潘替他做担保,一担保就是6年;孩子没钱上学,老潘二话没说就给孩子送来学费,在图布沁眼里,他跟老潘早就没有了蒙汉之分,老潘就是他的好“阿哈”(哥哥),好“安达”(挚友、兄弟)。
有人问过老潘:你有多少个牧民“安达”?
“经常往来的有近20个。”老潘挠挠头。
这些“安达”,有的是因案结缘,有的是走访相识,有的是主动打电话寻求帮助,一来二去就成了“安达”。
“安达”有难,他跑前跑后,没有二话。
重拳佑草原
对待牧民,老潘如亲兄弟般;对吞噬草原的蛀虫,他的手硬如磐石。
今年8月,老潘下牧区调研,在经过那仁宝力格嘎查牧民齐某家的时候,齐某反映,自家附近的集体草场被嘎查支部书记兼主任朝某擅自决定办到了他自己儿子的名下,套取国家禁牧补贴款,不仅如此,他还把草场周边用围栏圈了起来,齐某与周围牧民向朝某反映,希望围栏留一个口允许牲畜通过饮水,却总是遭到拒绝。
职业敏感,让老潘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回到单位后,他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汇报,院领导支持由老潘与同事展开调查取证。
经查明,朝某以第二轮草场承包时不慎遗漏嘎查牧民布和那顺、朝鲁孟、布仁、陶其莫(布仁、陶其莫为虚报)为由,未经过嘎查牧民代表大会决定,擅自将嘎查五千多亩机动草场承包给上述四户牧民,紧接着,他又将布仁的草场改在自己儿子朝古拉的名下,套取国家禁牧补贴款41865元。
9月11日,达茂旗检察院决定对朝某立案侦查。
早在几年前,为了让草牧场补偿资金的发放有据可依,安全运行,老潘就在职务犯罪预防方面动起了心思:对涉及草牧场补贴的牧点登记造册,建立完整档案,并逐户跟踪落实情况,由此,每年上亿元草牧场补贴的发放有了保障。
老潘依托检察职能,服务与保障国家惠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的做法,得到了达茂旗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包头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
“四字要令”被认可
对待犯罪嫌疑人,老潘并非都是铁石心肠。
老潘曾接待过一位为儿子上访的母亲,她的儿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立了案,但当时他本还未满16周岁,上户口时因工作人员的粗心,被写大了一岁,她想问问老潘怎么办。
当天,老潘便与同事一起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经过多方核对,孩子在案发时真实年龄并未满16周岁,最终,案子作了撤案处理。11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不仅没有走弯路,还靠自己的能力时常帮助他人,这让老潘很欣慰,“冰冷的铁栅栏的确会改变一些东西,也许就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对一个未成年孩子,重要的是给他一个知错就改的机会,而不是将他推入黑暗之中。”老潘说。
从事检察工作29年来,老潘遇到的此类案件并非孤例。
2013年,巴音花镇巴彦敖包队的王氏兄弟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擅自将自家承包的近150亩草场开垦成耕地,用来种植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造成了草场生态的破坏。
在老潘的建议下,针对这起非法占用草场案件,2014年5月8日,达茂旗法院首次将庭审搬到了草场上,达茂旗检察院也首次在案发地出庭支持公诉,庭审当天,现场围坐了很多牧民,有的是从数百公里之外赶来。
在庭审中,公诉人针对此案发表公诉意见,除此之外,还详细解释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事后,老潘还与当地的人大代表、牧民进行了座谈,向他们分析了案发的原因,提醒农牧民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生态。
“我没想到案子还能这么开庭,让我感到法律的严肃性,又感到检察干警在案外对我们牧民的关心,我不知道别人的想法,反正我是不会随意践踏生我养我的草原的。”牧民阿茹拉对上述开庭印象深刻。
这些案例被收录在老潘的笔记本里,像这样的笔记本他有厚厚的四本,这四个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民情日记》的本子里,一共8.4万字,有他在1.8万平方公里达茂草原12个苏木、乡镇,77个嘎查与行政村,980个牧点、3400多个牧户的点滴记忆,更装着他对这片草原的厚重情感。
这份情感,支撑着老潘从一名检察业务的“门外汉”成长为达茂旗检察院蒙语诉讼的主要业务骨干、自治区检察系统蒙文蒙语检察业务的专家型人才、“蒙汉兼通”的检察工作行家里手。从事检察工作29年来,他总结的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会、懂、信、实”(即会蒙语、懂民俗、守信用、做实事)四字要令,被达茂草原各族干部群众与农牧民普遍认可。
“潘志荣同志注意研究工作方法,不坐堂办案,不机械执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鲜活的司法理念引领执法办案,值得全市检察干警借鉴学习。”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乔青山说。(张驰 高顺华)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于2012年6月成立直属二分局,专门负责环保执法。[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胡焯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