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开展“千名干警进村户 化解矛盾保平安”专项活动

2015-12-02 14:24  来源:福建长安网

  “谢谢,谢谢你们!”近日,80高龄的余金来老人看着已经是第4次上门帮助自己的福建省福清市检察院的干警们,不住地说着感谢。儿女不在身边,余老独自照顾瘫痪在床妻子,平日靠卖蜂蜜为生。由于该村交通条件恶劣,余老每次卖蜂蜜都得耗费大半天。福清检察院驻村蹲点干部蔡烽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便在院里的微信群上发出了倡议。很快,在该院副检察长夏巧平的带头下,大家接力买下老人的蜂蜜并自筹资金购置了电器前去慰问。

  这温馨感人的一幕是福清市开展“千名干警进村户、化解矛盾保平安”专项活动的一个缩影。“年底各类矛盾纠纷相对集中,让干部和民警走村入户,在访谈中了解群众有什么矛盾纠纷、困难诉求,现场办公来解决。”福清市政法委书记陈金友坦言,要想真正让“入村户”工作做到位,落实责任制很重要,“这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做,用传统老办法做新时期新工作,效果是长期的。”

  “让社区民警真正融入社区”

  “奶奶,您身体还好吗?天气变冷了,我们和叔叔来给您讲讲用火用电安全好吗?”11月14日,福清市西园小学小警队的同学们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来到社区走访,孤寡老人陈奶奶的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据了解,玉屏辖区共有两所小学成立小警队,由社区民警兼任辅导员。“成立小警队一是希望法治意识从小抓起,二是希望这些小警员能够小手拉大手,给家长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玉屏派出所所长翁允峰如是说。

  2015年11月初,福清市“千名干警进村户、化解矛盾保平安”活动开始之后,玉屏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们除了自己常常到社区走进居民家里了解群众的需求、化解一些纠纷矛盾外,还会带上这些小警员。“小孩子更容易让人感到亲切,他们给群众讲一些法治知识或道理,可能比我们讲得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社区民警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其实玉屏派出所民警入村户的工作开展得比较早,2014年5月起,该所的16位专职社区民警就均兼任了社区的综治副书记。“让社区民警真正融入社区,把自己当做社区的一份子,工作起来更‘上心’,也让居民真正感到民警就在身边。”翁允峰说到。

  “把群众吸引到我们这来”

  在江阴镇下石村,江阴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进村户”的方式有些特别,除了走访,他们还有一种方法——吸引群众来。

  11月20日的午后依旧炎热。记者来到位于江阴镇下石村村委的福州自贸区(江阴)下石警务综合平台,只见几名村民一边饶有兴致地在大厅看着电视,一边和江阴边防派出所民警交谈着。下石警务综合平台是江阴边防派出所为方便群众设立的前沿工作平台,宽敞的环境、完备的设施以及随时向群众敞开的大门,让这里成了许多群众茶余饭后愿意前来逗留的地方。“群众进来坐坐时,民警就会适时主动上前和村民聊天,了解村里的近况和大家的需求等等。”江阴边防派出所所长陈旭坦言,群众被“吸引”来,无形中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

  而在下石警务综合平台的警务监控中心,全覆盖式的高清监控网络及多悬翼遥控飞行器等高科技设备让人眼前一亮。“2015年我们通过走访,精准地采集了各个网格内的人口和基本社会关系,以及对应的房屋地理信息,还有案事件的相关信息等,把相关数据嵌入地图。”陈旭介绍,高科技助推实现了警务工作的可视化管理,高清探头“走村入户”全覆盖更是让群众安全感倍增。

  “我们的走村入户有重点”

  几天前,家住渔溪镇的郑女士从银行取了2万元放到摩托车的后备箱,而后开着摩托车到了村里的卫生院。不料出来后发现2万元不见了,她急忙向渔溪派出所报警。

  “嫌疑车辆的车牌是假的,嫌疑人用头盔遮挡住了脸,查找难度很大。”接到报案后,渔溪派出所民警王伟华立即展开调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王伟华把每一阶段的调查情况都向郑女士进行反馈,并多次上门走访。

  “我们警力有限,做到一家一户走访到位对民警来说是比较大的工作量,我们的做法就是有针对性地入户。”渔溪派出所所长林宝金要求所里的民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入户,尤其是要走访有矛盾纠纷的,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做好反馈工作,以及对社会有实质性危害的重点人群的走访。

  11月20日下午,作为渔溪派出所重点走访的群众之一,郑女士家里再一次迎来了王伟华。几次的电话联系及上门走访,王伟华和郑女士一家早已熟络。他仔细询问了郑女士对案件是否还有可以提供的线索或需要警方帮忙的地方,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郑女士很是感动:“虽然我这钱很可能找不回来了,但是我知道派出所的民警有在帮我查,心里就没那么难受了。”(林珊 叶珠云)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