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贵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全省共建设了327个科技法庭,全省法院信息化支撑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总体规划和整体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贵州法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按照“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新要求,确立法院信息化发展思路,整合全省法院资源,积极构建多形式、宽领域、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保障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审判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规范司法行为、强化司法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深入拓展信息服务领域,为审判执行和法院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
据了解,贵州法院信息化工作从2000年开始起步,2006年获得中央政法专款支持后开始加快建设。2008年完成全省法院局域网建设,2010年全省法院三级专网建成,99%以上的基层人民法庭接入了法院局域网。全省每个法院都建成了一个以上的科技法庭,基本实现了重要案件庭审活动的同步录音录像。逐步实现了审判流程管理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化。全省法院信息化支撑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
2015年,全省法院加强网络和硬件设施建设,在法院专网建设上,全省法院二、三级专网正在升级至二级网双200M,三级网双100M。具备了远程质证、远程提讯、远程开庭、远程培训、视频会议等多种应用功能。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接访系统已建设完成。目前,法院与检察院、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看守所远程讯问室的联合建设;在科技法庭建设上,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建设了327个科技法庭;在视频调度平台建设上,将全省法院科技法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安保监控系统、现场执行指挥系统等视频资源接入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横向实现全省各个法院内部多个视频业务系统的集成,纵向实现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视频联网,为实现服务法官和当事人的可视化、即时化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支撑。
目前已完成全省法院数据中心建设、移动学习平台建设、法检互联平台建设、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建设等,数据中心对全省法院案件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综合分析,为审判执行、领导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移动学习平台为法官自主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学习、随时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法检互联平台,通过省级横向互联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网上申诉信访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涉法涉诉的快捷信访渠道。
据悉,省高院2015年启动了覆盖全省三级法院的公众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已于10月底建设完成并正式启用。贵州法院公众服务平台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整合在一起,是一个融合各类司法信息公开、诉讼便民服务的多途径、综合性平台,通过网上立案、网上信访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达的诉讼服务。截至11月4日,全省法院案件流程信息已公开139389件,裁判文书已上网公开940份。
为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推行阳光司法,全省法院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推行司法便民举措。目前,全省99个法院已全部建成诉讼服务中心,并于2015年1月4日正式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12368平台采用省高院统一建设、服务全省的方式,人民群众可通过自助语音或人工语音方式,查询案件信息、咨询诉讼事项、联系法官、申诉信访、提出意见建议等。截至11月4日,已接到群众来电达38490人/次,其中案件信息查询9888人/次,诉讼咨询1702人/次。省法院将不断丰富诉讼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拓宽法院和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渠道。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贵州法院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以2016年全省法院案件管理系统大集中为契机,全面加强法院信息化功能建设,建设“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