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幼校园及周边公共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据悉,9月15日以来,北京警方通过多警联动、打防结合、内外同步、综合治理,在校园周边依法查处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人员1800余人。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工作深入推进、取得实效,市公安局整合工作资源,成立了由文保、交管、消防、刑侦、治安、特警、网安、人口、便衣、巡警、反恐等专业力量和属地分局参战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了多警联动、每周会商、重点督办等有效机制。同时,与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综治部门加强了情况互通、工作协调和力量对接。
专项工作期间,市公安局坚持防范为先,加强源头治理,据统计,先后共对全市37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进行同步排查、全面整治,开展安全检查5200余次,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600余处,化解涉校不安定因素40余个,关停安全不达标幼儿园1家。
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校警室、驻警制、法制辅导员等有效工作模式,指导配合相关学校持续强化校园人、技、物防建设,目前已在8个区县的中小幼实现了“一键式”报警设备安装率100%。
同时,先后组织《法制宣传校园行》、《大手牵小手 安全系心头》、《防范诈骗宣传》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60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70余万份,指导配合各学校开展安全防范演练390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逾1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校园安防水平。
在上、放学时段和学生经过的重要复杂路段,市公安局落实高峰勤务,确保师生安全,针对性强化了警力布控和巡逻密度,共设立重点校园高峰勤务岗和“高宝来”护学岗500余个,实现校园周边见民警、见警车、见警灯,营造了强大安保声势。
针对车辆拥堵、随意停靠等突出问题,交管部门设立疏导点300余处,完善交通标识80处,补划交通标线3.4公里,并对全市500余辆用于集中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了全面检查。朝阳、海淀等区县还建立了“学生家长关爱团队”、“学生家长安保志愿者团队”等自发性组织,警民携手共创平安。
针对校园周边的治安痼疾和师生关心、舆论关注的新问题,市公安局突出问题导向,与综治、教育、文化、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以校园周边娱乐场所、非法经营摊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为重点,全面开展了排查、清理、整治工作。
专项行动以来,共开展校园周边各类清理整治360余次,整治乱点370余处,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万起,查处黑车、黑摩的1600余辆,清理非法游商2200余人次。
其中,针对媒体报道的海淀实验二小汇缘校区周边出租户存在消防隐患、海淀区民族小学门前无照摩托车扰序、北京民族学校周边违章停放巨型液化气罐“大篷车”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并开展“地毯式”清理整治,及时消除了上述安全隐患。
同时,市公安局全面加大了打击各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的力度,在校园周边依法查处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人员1800余人,师生、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张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