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在河北石家庄举行

2015-11-30 14:13  来源:河北长安网

  近日,第十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区域合作与法治建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任海泉发表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以“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对‘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的十个期待”为题作了主旨报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张越出席论坛并致辞,省政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董仚生,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出席论坛。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大为主持论坛开幕式。

  任海泉在论坛上发表讲话指出,本届论坛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主题鲜明,定位准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地区法治建设中具有较大影响和积极意义。希望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区域法治建设中的难点、重点开展研究,突出区域论坛的特色和优势,为推动环渤海区域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张越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当前,河北正处于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机遇。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刚刚召开的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划了“十三五”期间河北的发展蓝图。在工作主基调上,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长期战略思想来贯彻,把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来攻坚,把又好又快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然追求来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全面提升。在功能定位上,努力建成“三区一基地”,把河北省打造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张越说,法治环境是最好的发展环境。“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是中国法学会确定的全国六大区域法治论坛之一,是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区学术界、司法界高度融合、良性互动和充分沟通的高端平台。本届论坛确定的“区域合作与法治建设”主题,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论坛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本届论坛在中国法学会指导下,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内蒙古法学会主办,河北省法学会承办。参加论坛的七省市区的法学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围绕司法体制改革、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环渤海区域法治政府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稳定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534篇,经论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评议,共评出获奖论文9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5篇、优秀奖40篇。(曹永学)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