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推进检务公开 打造阳光检察工作

2015-11-28 15:27  来源:贵州长安网

  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检务公开,进一步拓展检务公开范围、丰富检务公开形式、健全检务公开机制、加强检务公开保障、强化检务公开效果,大力实施阳光亮检工程,着力打造阳光检察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增强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取得较好效果。

  强化载体建设,丰富检务公开形式:通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成立阳光检察宣讲团,建设阳光检务网等途径,加强载体建设,广泛宣传检察职能和公开检察工作动态,不断改进和完善检务公开工作。

  一是多形式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各院每年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律师代表、学生代表、媒体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到院参观视察,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演示、情况通报、参观案管大厅、控申接待大厅、办案工作区、座谈咨询等形式,开门评检,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亲身感受和全方位了解,增强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2015年5月,市检察院和盘县检察院邀请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视察检察工作,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重点,立足职能,突出亮点,采取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向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媒体代表展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的工作业绩。六枝检察院邀请驻区省人大代表,部分特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特区法院、国土、住建、人防、环保、林业、地税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汇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

  二是成立阳光检察宣讲团。全市两级院从各部门抽调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法律功底深厚、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干警,成立检察宣讲团,宣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青少年维权知识,同时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咨询及举报宣传活动。2012年以来,两级院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乡村、高墙、商铺开展宣讲400余次,有效扩大了法律宣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了解检察工作、表达利益诉求和释解法律疑惑,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盘县检察院在青少年犯罪预防、青少年维权方面成效明显,2014年3月,盘县检察院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单位。2015年3月,盘县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2015年,市检察院与共青团六盘水市委联合举办合适成年人队伍培训班。钟山区检察院对全区青少年权益工作业务骨干进行培训,与市第十七中学联建“中学生法治践行研究基地”、与市第十三中联建“青少年法制心理教育示范学校”。

  三是建设阳光检务网。全市两级院着力加强内网网站、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建设,设置检务公开电子触摸屏、阳光监督公开栏,扩大了宣传效应,提升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积极采纳和回应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争取更多的检察话语权,传递检察正能量。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点和涉检网络舆情,强化舆论引导,主动接受监督。六盘水市院将于近期专门投入资金请正义网帮助改建院门户网站,进一步完善院门户网站的举报投诉、意见建议、法律咨询、检民互动、预防和处置网路舆情等功能。

  创新工作举措,深化检务公开内涵:立足检察职能,不断创新检务公开举措,深化检务公开内涵,促进检察干警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一是拓展公开范围。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全面公开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机构人员、职权范围、执法依据等内容的基础上,以案件信息公开为重点,将检务公开范围向执法办案延伸。制定《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办案法律文书公开查询工作实施方案》,从2014年9月23日顺利实现在门户网站上对外公开案件信息,至2015年6月25日,导入案件程序性信息3441条,在屏蔽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身份信息后,公开法律文书1046篇。加强重要案件信息网上发布,将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刑事案件的办理情况,重大专项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信息,社会关注的已经办结的典型案例,及时向社会公开。

  二是建立公开审查公开答复机制。适应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执法办案的新要求,积极畅通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推行公开审查,对存在较大争议、或在当地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拟作不起诉或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申诉案件进行公开审查,当面听取诉讼参与人对案件处理的意见,邀请各方代表评议案件办理,公开示证质证,现场析法论证,既接受监督,又定分止争。2014年7月31日,在盘县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观摩会,对王长庆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一案进行公开审查。2015年5月21日,在盘县检察院召开张某等4人不服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决定申诉案听证会。

  三是推行检察说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在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出抗诉、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等终结性法律文书中增加案件事实、证据、犯罪构成和法律依据等内容,充分阐明案件处理的理由和依据;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加强释法说理,增进当事人对办案工作的认同,做到法理并重、以理服人,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判决结果,消除上访隐患。

  延伸监督触角,拓宽检务公开渠道:按照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的要求,设立检察联络室,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服务工作,拓宽了检务公开渠道,密切了检民关系。

  一是探索设立检察联络室。水城县检察院在水城县勺米乡镇设立检察联络室,检察联络室集宣传检察职能、强化基层法律监督、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调处群众纠纷等职能于一体,深入基层一线,为提高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盘县检察院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开展,从不同领域、行业聘请了10名监督专员、20名特邀监察员,以便及时掌握有关违纪违法行为和案件线索。

  二是群众意见收集、转化和反馈机制逐步建立。制定《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十二条措施》,组织开展“民意调走访周”、“服务基层群众周”、“电话问安”,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活动,切实把群众意见和要求作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检察决策的重要依据,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并及时将改进情况向群众反馈,切实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评判决策效果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是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服务工作。全市两级院在进一步完善联络工作制度,不定期邀请代表视察、开展座谈交流、登门走访,通报检察工作情况和重大部署,并赠阅检察工作规范性文件,加强日常联络工作的同时,积极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寓服务于联络工作之中,切实提升联络服务工作质量和效果。

  强化基础保障,增强检务公开效果:着眼检务公开长远发展,从工作场所、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夯实检务公开基础。

  一是加强检务公开大厅建设。全市两级院把大厅建设与业务咨询、律师接待、控告申诉举报受理、案件信息查询等工作整合起来,配备电子显示屏、自动触摸屏等硬件设备,推行集受理、接待、咨询、查询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二是健全检务公开经费保障机制。全市两级院将检务公开工作经费纳入业务经费,切实加大检务公开工作的财力、物力和经费投入,推进了检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加强考核监督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把检务公开岗位目标、责任追究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职能部门,将落实检务公开情况与执法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加强案件质量考核相结合,纳入检务督察工作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了检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