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安厅号召全省公安民警向骆国泉学习

2015-11-26 15:14  来源:山西长安网

  11月24日,山西省公安厅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学习忻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民警骆国泉先进事迹,要求全省广大公安民警都要以他的精神为榜样,恪尽职守地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不懈努力。

  据了解,57岁的骆国泉,是位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好民警。从警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维护一方平安、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共参与破获各类案件12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35个,抓获嫌疑人120余名,处罚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00余人。作为一位年近退休的老民警,骆国泉心怀职责,默默奉献,整天沉在社区里,泡在居民中,不仅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竭尽全力维护一方平安,而且满怀情感,为民解难,深受辖区民众的广泛好评。曾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评为“全省公安派出所优秀基层民警”。

  省公安厅决定指出,骆国泉是全省广大公安民警践行“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理念的优秀代表,是全省公安民警学习的好榜样。大力宣传和弘扬骆国泉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对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理念,全力推进全省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省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引领意义。

  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一定要尽快掀起向骆国泉学习的热潮,切实在警营警队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要以骆国泉等一大批公安英雄楷模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职责使命,恪尽职守,忠诚奉献,扎实工作,竭尽全力地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奉献热血和力量!

  民警骆国泉:穿着警服的普通老百姓

  初见骆国泉,黑黑瘦瘦,笑容中透着疲惫,看上去像一盏常熬夜的老油灯。从戎装到警服,近40年里,老骆当过武警,搞过治安,做过看守,干过刑警,57岁的他,是忻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新建路派出所的民警。

  在忻州市成百上千的公安民警中,他是一棵平凡的树,庇荫一方平安。他是一盏普通的灯,给黑夜里行走的人照亮了路。坏人们都怕他,好人们都敬他,同事们都爱他,并亲切地称他老骆。

  从警的第一天,老骆就暗下决心:当警察的,没有不辛苦的,既然干这一行,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老百姓的事办好。

  “麻烦村”里,他是金牌调解师

  在所里,老骆既是办案队队长,又是片警,管辖两片一村,其中包括芝郡村。这是一个有名的“麻烦村”,靠近城公路。老骆到任时,村里问题成堆,打架斗殴是常事,偷盗抢骗时有发生,村子里“鸡飞狗跳”,村民难有安全感。

  2013年秋天,老骆接到举报,大白和小白又打起来了!大白、小白都是芝郡村人,多年来两家因地界纠纷矛盾不断,引发肢体冲突。老骆火速赶到,现场火药味弥漫,围观群众不敢上前劝架。老骆见状,往当中一横,“你们信我不信?信就都回去,我来处理!”见老骆来了,双方各退一步。搞清原委,老骆立马出手,找办事处、村干部协商后,把二人叫到地头,实地测量,耐心劝解,很快两家达成一致并握手言和,表态今后绝不再闹事,十多年的恩怨就此了结。

  平时,老骆喜欢骑自行车上班,走在街上,总会有人和他打招呼,每次走访,老骆都会在村头巷尾跟百姓拉家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辖区的动态。结合市公安局“一村一警”战略布局,老骆在辖区建立起治安管理网格化体系,形成以驻村民警为中心、村干部为纽带、群众为基本防控单元的点、线、面结合的安全体系,牢牢将辖区安全“罩”在其中。慢慢地,村子风气好转,再没出现重大刑事案件,经老骆调解的案子,没有一个上访告状的。

  办起案来,他有一身“硬骨头”

  处理琐碎的警情得心应手,办起案来老骆也有一身 “硬骨头”。一次抓捕行动中,老骆身揣两支枪,腰别8个弹夹,只身将“名震”晋冀的罪犯就地擒拿。从此他威名远扬,街头痞子、混混只要听到 “骆国泉”三个字,顿时骨软三分。

  2015年10月10日上午,骆国泉带领巡防队员李书明、梁凯翔及实习生小田火速出警,在忻州城区北城门楼附近抓捕歹徒,当时,民警骆国泉被歹徒捅伤胸部,鲜血直流。事后,骆国泉回忆说:“当时我听到‘砰’的一声,知道已经扎了上来,顾不上多想,我向正要拔腿逃跑的嫌疑人,侧身使出了一个扫堂腿,把他撂倒在地上,同时迅速翻身起来,牢牢地把他压在身下。此时,队友梁凯翔等人也赶到,与现场群众一起将嫌疑人制服擒获。”

  事后,有人替老骆后怕,“好悬啊!万一被刺穿胸腔,你可能就‘光荣’了,就不害怕?”老骆笑笑,“咱是警察,那种关头,根本来不及怕。”

  从警20余载,老骆参与侦办案件1200多起,端掉团伙30余个,抓获逃跑嫌犯100多人,处罚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500多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年“拿”案四五百起……这些不俗的数字,是他大半辈子的缩影,更是他对群众深沉的爱。

  对于家人,他总忙“外人”的事

  多年来,老骆心中始终藏着一处柔软。对家人的愧疚,是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对得起这身警服,就要舍小顾大。结婚近30年,老骆待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上有老人,下有儿女,妻子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常年辛劳,她的身体累垮了,患有高血压、风湿病等多种疾病。而这样的时刻,老骆总是在忙“外人”的事。常年忙于工作,老骆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也深深理解了老骆。女儿说,父亲把爱分成了好多份,最大的那份给了百姓,他也许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却是个称职的警察,对得起头上的警徽。儿子正在上警校,希望将来像老骆一样,做一名警察,守护更多人的安宁。

  长年超负荷工作,饮食不规律,老骆自己也落下一身病。才57岁,这个看起来精壮的汉子,已是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多种疾病缠身。2014年5月,在一次侦破故意伤害案现场,老骆昏倒了,心脏病突发。人们都以为这下,他该好好休息了。哪知十多天后,刚出院的老骆立刻回到岗位上,没休息一天。

  有人说,警服使警察变得更加神圣,不是一般人都能当警察。而老骆却认为,自己只是穿着警服的普通老百姓,干的是基层民警,面对的是父老乡亲,给党和人民做事,干着舒坦,心里头敞亮就行。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