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福建省泉州市从近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重点针对优势制造业
根据《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本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整治以下六类违法行为:
一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特别是侵犯该市驰(著、知)名商标专用权以及该市知名品牌等违法行为;
二是侵犯专利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三是制售假冒伪劣日化、家电、日用消费品等违法行为;
四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
五是制售假冒伪劣汽配、水暖、电线电缆、消防器材等违法行为;
六是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危害粮食安全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泉州市将广泛开展对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摸底,并以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等行业作为打击整治重点,增强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和影响力。此外,在集中力量,分批次组织全市性的市场整顿和集中打击行动的同时,该市还将开展与外省市的联合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外地犯罪分子侵犯本地品牌、商标、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保护本地企业利益。
促进“品牌经济”发展
本次行动由“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市“双打办”挂靠在市商务局,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情况收集和督促推动等日常工作。12月下旬开始,市双打办将不定期组织对各地开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将列入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2015年度综治考评内容。
此外,以专项行动为契机,该市将推进打假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全市假冒伪劣违法犯罪黑名单数据库,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范畴,同时,还将建立健全各部门与本地重点物流企业的联系制度,加强打假工作的阵地控制,并探索应用打假溯源技术,建立重点产品特征库和真假产品样品库,提升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
此次专项行动坚持打击整治与促进品牌发展“两手抓”,结合该市发展“品牌经济”和推进国家级“商标示范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相关工作。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促进该市“品牌经济”的发展。(刘文艳 林文荣)